上泰州使君陈莹中

当年贤路杂薰莸,叹息诸公善自谋。

今日在前皆鼎镬,后来知我独春秋。

海边已击师襄磬,湖上新逢范蠡舟。

惟有书生最无事,不妨挟册更西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上泰州使君陈莹中》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通过对比古今官场人物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联“当年贤路杂薰莸,叹息诸公善自谋。”以“薰”和“莸”比喻贤良与奸佞,指出在过去的岁月里,贤良与奸佞混杂,令人叹息的是,当时的官员们往往善于自我保护,而不是为国为民着想。

颔联“今日在前皆鼎镬,后来知我独春秋。”转折到当前的情景,指出现在那些曾经显赫的人物,如今都如同身处火炉之中,处境危险。而诗人则坚信,未来的人们会认识到他的公正与忠诚,如同春秋之于历史,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颈联“海边已击师襄磬,湖上新逢范蠡舟。”运用典故,师襄是孔子的学生,范蠡则是春秋时期的智者,分别代表了音乐与智慧。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高洁的品质,如同师襄击磬般坚定,同时也在寻找像范蠡那样明智的引路人。

尾联“惟有书生最无事,不妨挟册更西游。”诗人自嘲为书生,表示自己在纷扰的世事中最为清闲,可以随时拿起书本,继续踏上西行的旅程,追求知识与真理。这既是对自身淡泊名利的态度的体现,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独立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闻富郑公少时随侍至此读书景德寺后人为作祠堂因跋余旧诗后以自嘲(其一)

藤床瓦枕快清风,破闷文书亦漫供。

乡信未传霜后雁,羁怀生怯晚来钟。

淹留已办三年计,流落应无万户封。

犹有壁间诗句在,他时谁肯写尘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闻富郑公少时随侍至此读书景德寺后人为作祠堂因跋余旧诗后以自嘲(其二)

海气昏昏又啸风,一杯扶病要时供。

三年闭户儿童怪,千古闲情我辈钟。

若得黄甘应手种,更求青李莫函封。

疏顽自笑将安适,寄谢江山好见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食蟹

海上奇烹不计钱,枉教陋质上金槃。

馋涎不避吴侬笑,香稻兼偿楚客餐。

寄远定须宜酒债,尝新犹喜及霜寒。

先生便腹唯思睡,不用殷勤破小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师白中秋会饮且饯予行

楼高应在月明边,目断西山万里天。

拟唤谪仙归贝阙,翻愁快马蹋琼田。

词锋易破孤虚阵,酒令难欺赏罚权。

放盏成空君莫叹,明年千里共婵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