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岭游黄山(其二)

风扫烟岚一万重,平生佳处始相逢。

未骖轩后浮丘驾,已见天都石柱峰。

阆苑欲传青鸟信,壶天安用白云封。

朝真我亦通仙籍,况复年来访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清风吹过重重烟雾山峦,一生中最美的地方在此相遇。
还未登上仙车由浮丘驾驭,已能望见天都山那石柱般的峰顶。
仙境想派青鸟传递消息,壶天哪里还需要白云作为屏障。
追求真理的我也加入了仙人的行列,更何况近年来我特意来访赤松仙人。

注释

风:清风。
扫:吹过。
烟岚:烟雾山峦。
万重:重重。
平生:一生中。
佳处:最美的地方。
始:开始。
相逢:相遇。
未:还未。
骖:驾驭。
轩后:仙车。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
驾:驾驭。
天都石柱峰:天都山的石柱峰。
阆苑:仙境。
欲:想。
传:传递。
青鸟:神话中的信使。
信:消息。
壶天:神话中的壶天仙境。
安用:哪里还需要。
白云封:白云作为屏障。
朝真:追求真理。
我亦:我也。
通仙籍:加入仙人的行列。
况复:更何况。
年来:近年来。
访:访问。
赤松: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览胜,游历黄山的壮观景象。首句"风扫烟岚一万重"形象地写出山间云雾缭绕,如同被风吹散的重重烟霭,展现了黄山的雄浑壮丽。"平生佳处始相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惊叹和欣喜,认为这是他人生中难得一遇的绝美之地。

接下来两句"未骖轩后浮丘驾,已见天都石柱峰",诗人以神话中的仙人驾车为喻,还未真正到达山顶,就已经望见了天都峰的石柱状山峰,暗示了黄山的奇特与高峻。"阆苑欲传青鸟信,壶天安用白云封",诗人将仙境般的黄山比作阆苑和壶天,意在表达其超凡脱俗的氛围,青鸟传信和白云封顶增添了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朝真我亦通仙籍,况复年来访赤松",诗人自述仿佛已与仙道相通,更增添了对黄山的亲近感,同时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黄山美景的深深赞叹和对仙道世界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48)

陈天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福田寺

逵市前朝寺,何年古佛庐。

上方分胜业,小筑寄幽居。

坡陇青相接,川原绿自如。

攲眠听秋雨,怀抱稍虚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题王季恭蓬斋

小结茅庐寄一椽,夜灯聊与客周旋。

问知急雨来何处,题作蓬斋亦偶然。

政欲撩君江上句,莫嫌惊我醉中眠。

老翁辜负渔竿久,何日烟蓑止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太守李公

乱花翻阵雨,飞絮转轻毬。

别思昏如醉,征鞍挽不留。

职循今列郡,秩视古诸侯。

当代人争仰,惟公政最优。

洋川佳景物,胜迹旧经游。

未定中原扰,犹怀傍塞忧。

九重爰锡命,千里藉承流。

德逐祥云偃,恩随瑞霭浮。

带刀还陇亩,挟纩动貔貅。

烽柝开边月,犁锄庆麦秋。

二天舒士气,五裤沸民讴。

虞氏三年考,河南第一州。

霜台方荐墨,黼座想凝旒。

早晚颁纶綍,东西走置邮。

迟迟姑去鲁,几几定归周。

明月湖光远,凌云气象幽。

烟波浮画鹢,雪浪绕乌牛。

好逐桃花涨,轻飞竹叶舟。

径归调玉铉,莫待覆金瓯。

贱吏伤萍梗,终年仰庇休。

龙门曾御李,骥坂会依刘。

不作痴儿女,孜孜话别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与客饮乾明寺东古梅下

寥寥耆旧尽,欣欣花木新。

十梅亦老矣,手植知何人。

不种官路傍,社栎同百春。

想当太平时,来者纷蹄轮。

我来几世后,寻芳披棘榛。

众枝叠玉蕊,光风卷香尘。

坐客稍稍醉,坠英欲成茵。

老圃亦后来,始园从谁询。

渊明饮松下,故事良可遵。

饮散弃花去,明日迹已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