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守李公

乱花翻阵雨,飞絮转轻毬。

别思昏如醉,征鞍挽不留。

职循今列郡,秩视古诸侯。

当代人争仰,惟公政最优。

洋川佳景物,胜迹旧经游。

未定中原扰,犹怀傍塞忧。

九重爰锡命,千里藉承流。

德逐祥云偃,恩随瑞霭浮。

带刀还陇亩,挟纩动貔貅。

烽柝开边月,犁锄庆麦秋。

二天舒士气,五裤沸民讴。

虞氏三年考,河南第一州。

霜台方荐墨,黼座想凝旒。

早晚颁纶綍,东西走置邮。

迟迟姑去鲁,几几定归周。

明月湖光远,凌云气象幽。

烟波浮画鹢,雪浪绕乌牛。

好逐桃花涨,轻飞竹叶舟。

径归调玉铉,莫待覆金瓯。

贱吏伤萍梗,终年仰庇休。

龙门曾御李,骥坂会依刘。

不作痴儿女,孜孜话别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纷乱的花朵被阵雨打翻,飞舞的柳絮像轻盈的球。
离别的思绪让我如醉如痴,挽留不住即将远行的马鞍。
官职如今在郡守之列,地位如同古代的诸侯。
当代人都敬仰您,只因您的政绩最为优秀。
洋川的美景,我曾游览过,旧地重游别有感触。
中原还未平定,心中仍忧虑边塞之事。
皇上的恩赐如重托,千里之外我也愿效劳。
美德如祥云般覆盖,恩惠随着瑞气飘荡。
佩刀回归田园,士兵们激动不已。
边疆烽火照亮夜晚,农夫们庆祝丰收的麦秋。
两位贤君激发了士人的斗志,百姓们欢歌载道。
虞氏考核三年,河南成为第一州。
墨宝被推荐到霜台,我想起了那庄重的龙椅。
早晚间朝廷会颁布法令,使者往来传递消息。
慢慢离开鲁地,最终决定回到周朝。
明月与湖光相映,云雾缭绕的景象幽深。
画鹢在烟波中漂浮,乌牛周围是雪浪翻滚。
期待随着桃花盛开而上涨,轻舟在竹叶间穿梭。
径直回家调琴弦,不要等到覆败的时刻。
卑微的官员感叹命运如浮萍,全仰仗您的庇护。
曾在龙门驾驭李姓人才,如今在骥坂依附刘氏。
不做痴情儿女,只专心告别时的忧虑。

注释

阵雨:密集的雨。
征鞍:远行的马鞍。
秩:官阶、职位。
中原:中国中部地区。
烽柝:古代报警的烽火和梆子。
玉铉:琴弦。
贱吏:自谦之词,指地位低微的官员。
龙门:比喻人才辈出的地方。
李:姓氏,此处可能指李姓人才。
骥坂:比喻仕途中的难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天麟为送别太守李公而作,表达了对李公的敬仰和对他的政绩的赞扬。首联以“乱花翻阵雨,飞絮转轻毬”描绘了春日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暗寓李公的到来如同春风拂过,带来新的活力。颔联通过“别思昏如醉,征鞍挽不留”表达出离别的不舍和对李公离去的挽留之情。

颈联至尾联,诗人赞美李公的职位显赫,政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同时提及他对中原局势的关注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怀。他不仅在地方治理上表现出色,还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任。诗人祝愿李公在新的任地继续造福一方,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和祝福。

最后,诗人以个人身份感叹自己作为卑微的官吏,只能仰望李公的光辉,希望他能早日凯旋,同时也表达了对李公离任后自己生活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对李公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48)

陈天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客饮乾明寺东古梅下

寥寥耆旧尽,欣欣花木新。

十梅亦老矣,手植知何人。

不种官路傍,社栎同百春。

想当太平时,来者纷蹄轮。

我来几世后,寻芳披棘榛。

众枝叠玉蕊,光风卷香尘。

坐客稍稍醉,坠英欲成茵。

老圃亦后来,始园从谁询。

渊明饮松下,故事良可遵。

饮散弃花去,明日迹已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石壁道中

云山叠叠石齿齿,山色溪声三十里。

霜馀木叶半丹青,道上松风杂宫徵。

舍车而徒度险艰,迩来趼足愁跻攀。

官闲无禄与王事,不妨拄杖对潺湲。

形式: 古风

柳下

春馀暑气已骎骎,唤取胡床坐柳阴。

风里禽声来木杪,日斜树影倒溪心。

不知昨夜雨多少,幻出数峰云浅深。

老子此间殊不恶,为收佳趣入微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越香台

佳木寄深坞,自与春有期。

幽姿谁复省,轩轩颇矜持。

真赏傥已逢,清香袭人衣。

士为知己死,此语良不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