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

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

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

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

偃息非老圃,沉吟閟玄关。

驰晖忽复失,壮气不得闲。

君子当济物,丹梯谁共攀。

心期自有约,去扫苍苔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松树和筱竹虽然坚韧节操,却在严寒霜雪中显得凄凉。
它们欢快地展现出美丽的风貌,仿佛因春风的归来而欣喜。
内心深处怀念着先人的足迹,如同孤雁飞过南山。
站在春天的平台上远望,有识之士也会露出笑容。
休息并非只为老农,深思却关涉神秘的玄关。
时光匆匆流逝,壮志豪情无处安放。
君子应当致力于济世救民,但那登天的阶梯又有谁能一同攀登。
心中早有约定,要去扫除岁月留下的青苔斑驳。

注释

松筱:松树和筱竹。
苦节:坚韧节操。
冰霜:严寒霜雪。
欣然:欢快地。
佳色:美丽的风貌。
东风:春风。
幽抱:内心深处。
前躅:先人的足迹。
冥鸿:孤雁。
春台:春天的平台。
达士:有识之士。
解颜:露出笑容。
偃息:休息。
老圃:老农。
沉吟:深思。
玄关:神秘的门径。
驰晖:时光匆匆。
壮气:壮志豪情。
济物:济世救民。
丹梯:登天的阶梯。
共攀:一同攀登。
心期:心中的约定。
苍苔斑:岁月留下的青苔斑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松筱、冰霜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地回春的美好景色。"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一句,特别传神地表达了植物在春风中萌动生长的情景,而"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情怀和向往。

诗人的心境也随着春色的到来而舒展开来,"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表明了春天带来的不仅是外在的美好,更有内心的喜悦。然而,诗人并没有沉迷于这种景象,而是通过"偃息非老圃,沉吟閟玄关"一句,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更高境界的心态。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济世救人的理想,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期许。"君子当济物,丹梯谁共攀"这句话强调了士人应负的责任,而"心期自有约,去扫苍苔斑"则显露了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底,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2)

羊士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 籍贯:泰山(今山东泰安)
  • 生卒年:约762~819

相关古诗词

池上搆小山咏怀

玉立出岩石,风清曲□□。

偶成聊近意,静对想凝神。

牛渚中流月,兰亭上道春。

古来心可见,寂寞为斯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郡斋读经

壮龄非济物,柔翰误为儒。

及此斋心暇,翛然与道俱。

散材诚独善,正觉岂无徒。

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

息阴惭蔽芾,讲义得醍醐。

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

华夷参吏事,巴汉混州图。

偃草怀君子,移风念啬夫。

翳桑俄有绩,宿麦复盈租。

圆寂期超诣,凋残幸已苏。

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

几日遵归辙,东菑殆欲芜。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

结缆兰香渚,柴车上连冈。

晏温值初霁,去绕山河长。

献岁冰雪尽,细泉生路傍。

行披烟杉入,激涧横石梁。

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

冲襟得高步,清眺极远方。

潭嶂积佳气,荑英多早芳。

具观泽国秀,重使春心伤。

念遵烦促途,荣利骛隙光。

勉君脱冠意,共匿无何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

逸才岂凡兽,服猛愚人得。

山泽生异姿,蒙戎蔚佳色。

青毡持与藉,重锦裁为饰。

卧阁幸相宜,温然承宴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