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汪容甫先生(其二)

姑孰逢官署,于今巳廿年。

齐名顾与李,㝛草墓为田。

空遂还山愿,徒劳点鬼编。

古人多地下,吾计正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在廷所作的《挽汪容甫先生(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已故友人汪容甫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首句“姑孰逢官署,于今巳廿年”,点明了时间跨度,暗示诗人与汪容甫先生的深厚友谊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之久。接着,“齐名顾与李,㝛草墓为田”两句,以“顾”和“李”分别指代东汉时期的文学家顾野王和唐代的文学家李华,通过类比,赞扬汪容甫先生与他们并列齐名,同时暗示汪先生的墓地简朴,如同耕种草田一般,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空遂还山愿,徒劳点鬼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汪容甫先生未能实现归隐山林的愿望的惋惜,同时也对汪先生生前的著作未能得到充分整理和流传表示遗憾。最后,“古人多地下,吾计正茫然”两句,借古人多已逝去,表达出对汪容甫先生去世的哀痛之情,并且流露出自己面对友人离世时内心的茫然与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情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

沈在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容甫先生京江祠壁

千秋一脉绝学续,容甫先生三冬足。

包嬴越刘与姬徒,传道解惑授训读。

河汾讲学学殖存,弟子如林乃盈门。

瓣香俎豆祠不绝,乡之先生溯渊源。

形式: 古风

儒林汪先生校书金山精法楼京口士人祀之

吾乡有达人,矜式盛当世。

高名传儒林,雄姿轶文艺。

伟哉鲤庭承,美矣凤毛济。

讲幄县润州,经术备边笥。

嵽嵲金山峰,飞楼丹刻丽。

裘带时来游,手泽忆兹地。

仰止和从贤,渊源去日思。

画几临清波,雕笾荐芗糒。

神迎花塔前,位设锦函次。

风流江水长,雅道望不坠。

古者隆祀典,功德议勿替。

岘首一片碑,犹堕居民泪。

得权行所求,尸祝指近事。

无情徒张皇,山川讵维系。

畸杰悲遇穷,佔毕耻事细。

浪迹栖何常,没身感其类。

远闻称美谈,近切向往志。

微论豪素閒,聊与雪鸿寄。

形式: 古风

金缕曲.孟慈农部自都门书来为述宝晋书院生徒祀先公容甫先生栗主于金山精法楼谱金缕曲一阕寄呈

话别三年矣。恁迢迢、菊苗水长,鲤鱼风起。

日暮停云江东望,喜慰相思片纸。

更备述、先人遗事。

成佛生天非虚说,奉心香、一瓣南朝寺。

新俎豆,旧桃李。参禅留带同龛地。

算当年、坡仙去后,祗公能嗣。

风月江山传千古,应有英灵恋此。

转自愧、苏瑰无子。

卅载浮名先心死,痛粗官、难继楹书志。

今昔感,泪如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如此江山.丁酉九秋汪孟慈农部自都门书来为述宝晋讲院生徒祀先儒林容甫先生于金山精法楼谱如此江山寄呈

遥天盼断征鸿影,都门尺书才到。

示我新题,书君旧感,一吐先生怀抱。翻增懊恼。

恼隔岸江潮,莫寻孤棹。

具有先型,触来风木泪多少。

儒林已传不朽,佛龛今供养,天地同老。

宝瑟尘生,金炉香烬,举世凄凉同调。花飞水杳。

料天上修文,玉楼先召。一阁淩虚,数峰青未了。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