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其二)

钟子忽已死,伯牙其已乎。

绝弦谢世人,知音从此无。

瓠巴鱼自跃,此事见于书。

师旷尝一鼓,群鹤舞空虚。

吾恐二三说,其言皆过欤。

不然古今人,愚智邈已殊。

奈何人有耳,不及鸟与鱼。

形式: 古风

翻译

钟子期突然去世,伯牙恐怕也要追随吧。
他断琴谢幕,世间再无知音可觅。
瓠巴弹琴时,鱼儿会跳跃,此事在古籍中有记载。
师旷曾一击鼓,引来满天鹤在空中起舞。
我担心这些说法,是否都过于夸张。
否则古今人的智慧差距,已经很大了。
为何人有耳朵,却不如鱼和鸟能感知音乐呢?

注释

钟子忽:钟子期。
已死:去世。
伯牙:俞伯牙。
其已乎:恐怕也要...。
绝弦:断琴。
谢世人:告别世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瓠巴:古代善琴者。
鱼自跃:鱼儿跳跃。
此事:这件事。
书:古籍。
师旷:春秋时期乐师。
一鼓:一击鼓。
群鹤:众多的鹤。
舞空虚:在空中起舞。
二三说:这些说法。
过欤:过分吗。
古今人:古今之人。
愚智:愚笨与智慧。
邈已殊:差距很大。
奈何:为何。
人有耳:人有听力。
不及:不如。
鸟与鱼:鸟和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其二)》中的一节。诗人以钟子期和俞伯牙的典故开篇,感叹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断琴不再弹奏,象征着知音难觅。接着提到瓠巴鼓瑟引来鱼跃的传说,以及师旷一鼓而群鹤起舞的故事,进一步强调音乐的力量和知音的重要性。诗人质疑这些关于知音的传说是否过分夸大,暗示人类的理解力与鱼鸟相比可能有所不及。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寓言,表达了对知音难遇和人性认知局限的感慨,体现了欧阳修深沉的哲思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

夜半群动息,有风生树端。

飒然飘我衣,起坐为长叹。

苦暑君勿厌,初凉君勿欢。

暑在物犹盛,凉归岁将寒。

清霜忽以飞,零露亦漙漙。

霜露本无情,岂有私蕙兰。

不独草木尔,君形安得完。

栉发变新白,鉴容销故丹。

风埃共侵迫,心志亦摧残。

万古一飞隼,两曜双跳丸。

扰扰贤与愚,流沙逐惊湍。

其来固如此,独久知诚难。

服食为药误,此言真不刊。

但当饮美酒,何必被轻纨。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奉使契丹回出上京马上作

紫貂裘暖朔风惊,潢水冰光射日明。

笑语同来向公子,马头今日向南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乾河见寄之作

忆昨初受命,同下紫宸朝。

问君当何之,笑指北斗杓。

共念到几时,春风约回镳。

所持既异事,前后忽相辽。

风月坐易失,山川行知遥。

回头三千里,双阙在紫霄。

我老倦鞍马,安能事吟嘲。

君才绰有馀,新句益飘飘。

前日逢吕郭,解鞍憩山腰。

僮仆相问喜,马鸣亦萧萧。

出君桑乾诗,寄我慰寂寥。

又喜前见君,相期驻征轺。

虽知不久留,一笑乐亦聊。

归路践冰雪,还爱脱狐貂。

君行我即至,春酒待相邀。

形式: 古风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

初旭瑞霞烘,都门祖帐供。

亲持使者节,晓出大明宫。

城阙青烟起,楼台白雾中。

绣鞯骄跃跃,貂袖紫蒙蒙。

朔野惊飙惨,边城画角雄。

过桥分一水,回首羡南鸿。

地里山川隔,天文日月同。

儿童能走马,妇女亦腰弓。

度险行愁失,盘高路欲穷。

山深闻唤鹿,林黑自生风。

松壑寒逾响,冰溪咽复通。

望平愁驿迥,野旷觉天穹。

骏足来山北,轻禽出海东。

合围飞走尽,移帐水泉空。

讲信邻方睦,尊贤礼亦隆。

斫冰烧酒赤,冻脍缕霜红。

白草经春在,黄沙尽日濛。

新年风渐变,归路雪初融。

祗事须彊力,嗟予乃病翁。

深惭汉苏武,归国不论功。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