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如意(其一)

曾为弹琴指甲伤,有时曝背竹书光。

不须爬痒倩仙爪,忍待一朝春笋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竹如意(其一)》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曾为弹琴指甲伤”,以弹琴时指甲受损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指甲在弹琴时容易受伤,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磨难与挑战,而竹子则以其坚韧的特性,象征着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次句“有时曝背竹书光”,描述了诗人偶尔在阳光下翻阅竹简的情景。这里的“竹书光”不仅指竹简上的文字,更象征着知识的光芒和智慧的传承。诗人通过与竹子的亲密接触,仿佛在汲取着知识与智慧的养分,同时也寓意着竹子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地位。

后两句“不须爬痒倩仙爪,忍待一朝春笋长”,进一步深化了对竹子的赞美。诗人认为,无需借助外力来解决生活中的小困扰,就像等待春天新笋的自然生长一样,一切都会随时间而得到妥善解决。这里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耐心等待美好事物到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和生命力,也蕴含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追求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通过竹子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竹如意(其二)

即时参得指头禅,说似家风玉版传。

一日佛堂光自放,我师歇在古灵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雪庵二梅图

老对风光百不堪,画图彷佛见江南。

为君试草花閒赋,未必心肠似雪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赠碧落和讲主

萧萧古寺掩松关,雨后无人草木闲。

埽地家风谁举似,我师特特为开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跋窦子温江山图

淼淼澄江欲拍天,参差烟树老江边。

举头不见长安日,一棹秋风载酒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