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夜江心对泬寥,恍兮惚里有逍遥。
堂堂皓月排空出,自觉精神涌碧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心对月时的感受。"两夜江心对泬寥,恍兮惚里有逍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泬寥"和"逍遥"都是形容空旷和悠远的词汇,给人一种灵魂飘渺的感觉。接着,“堂堂皓月排空出,自觉精神涌碧霄”则写出了明亮的月光照耀下,诗人的内心世界变得清晰而又神往,"碧霄"指代天际或仙境,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月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心灵寄托和精神寄居的过程。诗句简洁明快,意境辽阔,体现出了诗人的高远情怀和超脱世俗的艺术追求。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落日扁舟万古心,半山明耀半溪阴。
渔盐商贾都来往,纵有客星何处寻。
碧天似水元非水,碧水如天不是天。
人现非天非水处,君来何处觅神仙。
日暮沧江驻客舟,眼前境界起诗愁。
沿山几处人烟僻,摘粟收麻到白头。
天地穷时事不穷,最伤心处是凉风。
少年每下悲秋泪,投老情知泪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