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监牧年深得马情,如今犹系茜红缨。
官中几日无游幸,閒向龙池缓缓行。
这首明代王恭的《书画马四图(其三)》描绘了一匹久经监牧、熟悉人情的马。"监牧年深得马情"一句,反映出马儿在长期的监管下,已经深深理解了人的习性与需求。"如今犹系茜红缨"则描绘了马匹虽然被束缚,但身上的红色丝带(茜红缨)仍显现出其昔日的华贵和主人对它的精心照料。
后两句"官中几日无游幸,閒向龙池缓缓行"进一步展现出马的生活状态。由于官府中少有游玩的机会,这匹马便悠闲地在龙池边漫步,流露出一种闲适和被闲置的寂寥。整体上,这首诗通过马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某种感慨,既有对马的怜悯,也暗含对人世浮沉的思考。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背上青毛玉作团,圉人欲控更回看。
春风几度长楸草,不见交河雪满鞍。
素袜凌波绿锦裳,参差玉佩夜微凉。
清芬已在瑶池上,况是新承雨露香。
鹤上瑶笙去不还,却留仙墨在人间。
秋风更洒筼筜玉,犹似凌云响佩环。
閒吹芦叶应村讴,贪弄山禽忘却牛。
原草青青陂水绿,莫令文绣感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