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许君祠、层崖上峥嵘,幽林入清深。

坐嵩丘少室,风烟浓澹,百态变晴阴。

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

寂寞悬瓢地,黄屋无心。

木杪巑岏石冢,见人闲几度,夕鼎朝鍖。

问五兵谁作,天地更生金。

百年来、神州万里,望浮云、西北泪沾襟。

青山好、一尊未尽,且共登临。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侵]韵

翻译

在许君祠和险峻的山崖之上,幽深的树林显得更加清静深远。
坐在嵩山与少室山之间,风烟时浓时淡,天气变化多端,晴阴交错。
山下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不被世间的纷扰所影响。
这是一处寂静之地,即使是帝王的居所也显得淡泊无欲。
高树梢头,有一座石冢,不知多少次见证了人们的悠闲时光,日出日落。
询问这世间,谁才是真正的主宰,天地间是否能再生黄金般的价值。
百年以来,神州大地万里江山,遥望西北,心中满是泪水。
青山依旧美好,让我们暂且放下一切,一同登高赏景。

注释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
清深:形容环境清幽深远。
嵩丘:古代山名,指嵩山。
悬瓢:古时隐士饮水的器具。
黄屋:古代帝王的住所,这里指帝王。
巑岏:形容山峰高耸。
夕鼎朝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容平静的生活。
五兵:古代五种兵器,泛指战争。
神州:古代中国别称,这里指中原地区。
泪沾襟:形容极度悲伤。
一尊:古代酒器,这里指一杯酒。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八声甘州》,描绘了许君祠所在的山川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寄托。"峥嵘层崖"和"幽林清深"展现了山势的峻峭与林间的静谧,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深远。诗人身处嵩丘少室,风烟变化多端,如同人生的起落不定。

"山下一溪流水"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宁静,不受纷扰。"寂寞悬瓢地,黄屋无心"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对权位的漠视。"木杪巑岏石冢"则寓言了历史的沧桑,时间的流转。

"五兵谁作,天地更生金"暗含对战争的反思,希望和平永续。接着,诗人感慨神州大地历经百年沧桑,望着西北的浮云,不禁泪湿衣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后,诗人以"青山好,一尊未尽,且共登临"收尾,展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意暂忘忧患,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享受当下。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心境的流露。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

半仙亭篮舆雪中回,黄绸日高眠。

儿婚女嫁,奴耕婢织,共有住山缘。

梦里松腴酿熟,竹港咽冰泉。

万古霜空月,此夜清妍。

不爱朝台暮省,爱渼陂鱼艇,杜曲山田。

更昭阳遗稿,有意续伶玄。

定谁共、旧家研削,要徘徊、观顾影烛花前。

西归好、春风未老,留待明年。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先]韵

卜算子

寿酒不论杯,乐奏呈歌舞。

先□中元七日生,风露凉如许。

好待月婵娟,好与姮娥语。

分付诸郎桂一枝,更觅月中兔。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三奠子.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

上高城置酒,遥望舂陵。兴与废,两虚名。

江山埋玉气,草木动威灵。中原鹿,千年后,尽人争。

风云寤寐,鞍马生平。钟鼎上,几书生。

军门高密策,田亩卧龙耕。南阳道,西山色,古今情。

形式: 词牌: 三奠子

三奠子.离南阳后作

怅韶华流转,无计留连。行乐地,一凄然。

笙歌寒食后,桃李恶风前。连环玉,回文锦,两缠绵。

芳尘未远,幽意谁传。千古恨,再生缘。

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

形式: 词牌: 三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