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如新月

缺月曾何损,乘云海上生。

共怜今夕好,还似旧时明。

银汉金波浅,冰轮桂魄轻。

蛾眉天万里,羌笛夜三更。

牛女星犹在,嫦娥恨未平。

镜光疑渐满,延侍不胜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残月如新月”为题,由明代诗人庞尚鹏所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残月之美与诗人对月的深情。

首联“缺月曾何损,乘云海上生”,开篇即以“缺月”入诗,却并不给人以残缺之感,反而通过“乘云海上生”的想象,赋予了残月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那残月在云海之上重生,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颔联“共怜今夕好,还似旧时明”,表达了诗人与他人共同欣赏这美好月色的情感,同时又将今夕之月与往昔之月相比较,强调了月色的恒久不变,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颈联“银汉金波浅,冰轮桂魄轻”,进一步描绘了月色的清冷与明亮,将月比作“冰轮”和“桂魄”,不仅形象生动,也暗示了月的高洁与神秘。同时,“银汉”与“金波”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尾联“蛾眉天万里,羌笛夜三更”,通过“蛾眉”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月牙形的残月,与“天万里”相结合,营造出辽阔无垠的宇宙景象。而“羌笛夜三更”则引入了听觉元素,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最后一联“牛女星犹在,嫦娥恨未平。镜光疑渐满,延侍不胜情”,将目光转向银河系中的牛郎织女与嫦娥,表达了对神话故事中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诗人借“镜光疑渐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逐渐加深,难以自抑。

整首诗通过对月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城中还用韵答卢方伯

弱龄骋高步,常从世网牵。

畏途倦行役,索居辞喧阗。

一朝入城郭,尘鞅如钩连。

纷纷红颜子,白马黄金鞭。

流光疾飞电,安能长少年。

愿为双鸿鹄,比翼同翩翩。

托身青冥上,逍遥远俗缠。

江山罗几席,呼吸生云烟。

衡门谢车马,偃蹇良独便。

感此岁华暮,凉飙入园田。

抛书卧松石,肯负头上天。

人生贵适志,此乐难具言。

寥寥千载后,宇宙总茫然。

形式: 古风

晓起

长安凄风急,捲地如惊涛。

征人边戍苦,烽火雪山高。

顾予谢远役,晨起登东皋。

荷锄独舒啸,岂惮场圃劳。

抛书课儿童,井臼时亲操。

瓶粟不愿馀,此生何贪饕。

徵君去千载,清风长思陶。

斗酒足欢娱,休问五陵豪。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种花

种花满青楼,缤纷常挂眼。

翻忆赏花人,浮云同聚散。

花谢还复开,人去何时返。

秉烛良夜游,却恐寻春晚。

形式: 古风

读陶诗

世人号独醒,谁似陶公醉。

柴桑忍长饥,岂问三公贵。

晋室已销沉,何颜折腰史。

披褐日高眠,肯为形骸累。

素心扬清歌,逸气横天地。

知音日寥寥,千载真如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