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吴中永乐寺住持鼎虚中

梵王楼阁冠吴中,云绕诸天会法宫。

宝藏夜明珠出海,花台烟暖雨随风。

庭松回指思玄奘,陇月迎人识赞公。

劫后相看情倍好,诗成须寄具区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缉所作的《柬吴中永乐寺住持鼎虚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中地区永乐寺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寺庙的宏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梵王楼阁冠吴中,云绕诸天会法宫”开篇即以“梵王楼阁”点明寺庙的庄严与神圣,用“冠吴中”强调其在吴地的地位之高,而“云绕诸天”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寺庙与天界相连,充满了神秘与敬畏感。

颔联“宝藏夜明珠出海,花台烟暖雨随风”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外的自然景观与氛围。夜明珠的隐喻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着寺庙内藏有珍贵的智慧与教义。花台烟暖则展现出一种温馨与生机,雨随风则是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两者相映成趣,赋予了寺庙以生命与活力。

颈联“庭松回指思玄奘,陇月迎人识赞公”通过庭松与陇月这两个意象,分别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玄奘法师的敬仰与对赞公的亲切认识。庭松回指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与思考,陇月迎人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欢迎与亲近之情,两相对照,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尾联“劫后相看情倍好,诗成须寄具区东”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寺庙住持之间的深厚情谊。在经历了种种劫难之后,两人相见时的情谊更加深厚。诗人表示,待到完成诗歌创作后,将把作品寄给住持,以此作为情感的传递与纪念。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也蕴含了对艺术创作与文化交流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永乐寺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收录诗词(29)

陈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潮音庵访澄海性

潮音精舍水中央,寂寞松门掩夕阳。

翡翠兰苕依水渚,鸬鹚鸂鶒满鱼梁。

香消柏子春云冷,水滴莲花夜漏长。

人世干戈嗟扰扰,欲从苦海问慈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道士谢清一归吴中

丹鼎红光照洞庭,天坛月色带疏星。

玄都道士苍精剑,上界仙人白凤翎。

阊阖朝回天荡荡,蕊珠经尽昼冥冥。

欲从杖屦秋山里,风雨篝灯采茯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原素上巳韵

落花如雪委苍苔,百岁逢春复几回。

流水羽觞嗟寂寞,石田茅屋未归来。

舞雩风暖宜童子,修禊书成属俊才。

故旧相看情倍好,雅怀今日为君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近仁韵

长袖方袍垫角巾,逍遥天地一閒身。

匡庐结社邀元亮,鉴水维舟待季真。

飞絮游丝留白昼,野花幽草自长春。

林间无地容尘俗,秖许先生与卜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