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士谢清一归吴中

丹鼎红光照洞庭,天坛月色带疏星。

玄都道士苍精剑,上界仙人白凤翎。

阊阖朝回天荡荡,蕊珠经尽昼冥冥。

欲从杖屦秋山里,风雨篝灯采茯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明代陈缉的《送道士谢清一归吴中》以瑰丽的想象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一幅道家修行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画面。

首联“丹鼎红光照洞庭,天坛月色带疏星”,以红光闪耀的丹鼎和月色笼罩的天坛,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暗示了道教修炼的场所和环境。洞庭湖的广阔与月色下的疏星交相辉映,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颔联“玄都道士苍精剑,上界仙人白凤翎”,进一步描绘了道家修行者的形象。玄都,传说中的仙山,此处象征着道教修行的圣地;苍精剑,代表了道士们修炼的法器,寓意着斩断尘缘、追求长生不老的决心;上界仙人,身着白凤翎,象征着超脱凡尘、羽化登仙的境界,体现了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

颈联“阊阖朝回天荡荡,蕊珠经尽昼冥冥”,通过描述道士们在清晨返回道观时的景象,以及诵读《蕊珠经》后的内心世界,表现了道教修行的日常与精神状态。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指代道观的大门;天荡荡,形容天空的广阔无垠,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开阔;蕊珠经,道教经典之一,诵读此经后,内心仿佛进入了一个冥冥之中、充满智慧与启示的世界。

尾联“欲从杖屦秋山里,风雨篝灯采茯苓”,表达了诗人对道士谢清一归隐山林、寻找茯苓(一种具有药效的植物)的向往之情。杖屦,即手杖和鞋子,象征着行走在自然之中的自由与自在;秋山,代表了宁静与收获的季节,暗示了道士们在自然中寻求灵性成长的过程;风雨篝灯,描绘了在风雨中点起篝火,寻找药材的艰难与执着,同时也象征着修行路上的挑战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不仅展现了道教修行的神秘与高远,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道家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29)

陈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原素上巳韵

落花如雪委苍苔,百岁逢春复几回。

流水羽觞嗟寂寞,石田茅屋未归来。

舞雩风暖宜童子,修禊书成属俊才。

故旧相看情倍好,雅怀今日为君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近仁韵

长袖方袍垫角巾,逍遥天地一閒身。

匡庐结社邀元亮,鉴水维舟待季真。

飞絮游丝留白昼,野花幽草自长春。

林间无地容尘俗,秖许先生与卜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海上述事(其二)

野径荒凉日欲晡,林栖水宿递相呼。

汀洲霜冷蒹葭老,山路秋高苜蓿枯。

屈子壮心能忘楚,武侯遗恨在吞吴。

便从海岛寻蓬岛,先向鹅湖下鹉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海上述事(其三)

忆昔扁舟过洞庭,长怀七十二峰青。

三年跅弛吴中客,十载漂流水上萍。

作赋便思招海贾,移文无复愧山灵。

碧天寥阒秋如洗,愿借仙家白凤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