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
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开篇“水色饶湘浦”,即以湘江的清澈水色作为切入点,展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水乡景致。紧接着,“滩声怯建溪”则通过听觉的描绘,传达出溪流过石滩时那细微而又连绵不绝的声音,这种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的情感表达,“泪流回月上”,泪水如同溪流一般汇聚而下,但却是“回月上”,这既可以理解为泪水滴落在明亮的月光之中,也可解作诗人哀伤的心绪随着夜空中的明月升腾,表达了深沉的思念和悲凉。
最后,“可得更猿啼”则是对内心感慨的一种比喻,诗人希望能像古时传说中那些懂得音乐之美、能够以啼声回应琴音的猿一样,找到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那无法言说的哀愁。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更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意境。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玉箫声断没流年,满目春愁陇树烟。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独折南园一朵梅,重寻幽坎已生苔。
无端晚吹惊高树,似袅长枝欲下来。
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
行云不下朝元阁,一曲淋铃泪数行。
相送西郊暮景和,青苍竹外绕寒波。
为君蘸甲十分饮,应见离心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