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郭节母清芬录

孔圣昔编诗,柏舟录奇节。

煌煌经籍中,千古挹芬烈。

郭家有节母,抗心追前辙。

老处怀清台,日月照高洁。

回忆齐眉时,如宾同冀缺。

忽伤黄鹄寡,五内暗崩裂。

死易抚孤难,含辛志茹檗。

晨先鸡鸣兴,夜后斗转辍。

纺绩治生劳,堂构望子切。

容易孤成立,阛阓推人杰。

货殖坐起家,发身等阀阅。

衔封几度荣,孙曾满前列。

坊表嵯峨高,妇德资圭臬。

不见汉桓嫠,彤史谁敢亵。

旌典古今同,激扬意岂别。

风气日趋新,大防虞溃决。

斯录意何似,狂澜砥柱设。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题郭节母清芬录》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郑国藩所作,通过描绘郭家节母的高尚品德与坚韧精神,展现了对古代圣贤孔子编纂诗集的敬仰,以及对郭家节母在艰难岁月中坚守节操、抚养孤儿、勤俭持家、培养人才、积累财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赞美。

诗中首先提到孔子编纂诗集,选取了具有独特节操的人物事迹,以此为引子,赞扬了郭家节母的高尚品质。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郭家节母在丈夫去世后的孤独生活,她以宾客之礼对待家庭成员,表现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面对失去伴侣的痛苦,她内心悲痛,但为了抚养孤儿,她依然坚强地生活下去,日夜辛劳,纺绩织衣,治理家务,一心期盼孩子成长成才。

诗中还提到了郭家节母在经济上的自力更生,通过勤劳工作积累财富,为家族赢得了社会地位。她的美德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中,也影响了子孙后代,使家族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诗中还特别提到了郭家节母的节操与品德,如同古代圣贤一样,值得后世敬仰和学习。

最后,诗人感慨于郭家节母的事迹,认为她的行为如同抵御狂澜的砥柱,稳定了社会风气,防止道德溃败。整首诗通过对郭家节母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传承与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同时也体现了对当时社会道德风尚的期待与呼吁。

收录诗词(138)

郑国藩(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 字:晓屏
  • 号:似园老人
  • 籍贯:潮州

相关古诗词

青云峰

瀛洲拟岘屡凭栏,不得江山四面看。

欲识青云奇绝处,碧天无际裹峰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白龙寺

不怯山寒风力尖,要登绝顶看龙潜。

翚飞杰阁云穿栋,静镇禅关月满帘。

踏破松萝容极目,啸惊岩壑快轩髯。

我来默印无边义,寄与孤铃语夜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李咸谷歌

李咸谷,真诗人,无枝可栖云水身。

去年县官为架屋,才有数枝堪寄宿。

朝厨无烟眠正高,痴儿叫怒吟转豪。

人间六月尽絺服,独著春衫凉自足。

黄鸡白酒东家留,西家欲留还住休。

凿池养鱼未盈掌,有客过门须举网。

网收鱼尽镜奁空,菜羹作供尤春风。

谷之山,窈复深,谁其友之紫芝民。

谷之水,清且泚,谁其似之巢父耳。

再拜号君咸谷子,白头结交从此始。

形式: 古风

过庐陵

昔年楼迹处,今访不知门。

华屋半尘土,故人馀子孙。

少留谁共语,欲去转销魂。

落日江楼望,江山空复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