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提刑理赴西蜀

气柔语音低,欲静神色明。

扰扰劳生中,望道心如倾。

烦苛患庶士,抵冒悲群氓。

眷眷自中降,悠悠傃西征。

晓霜毛袖重,卯酒面花轻。

出关谁最旧,过栈子何平。

施设快拘守,跋涉劳将迎。

路难休咏蜀,梦远亦登瀛。

胸中文艺光,域中监牧荣。

以淡却私徇,以默静纷争。

万累丧民德,一嚬生道情。

行闻化无欲,圜扉芳草生。

公馀废俗乐,反一天全精。

源源踵中来,趋者已屡更。

安知我所寓,山国望神京。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赴任西蜀途中对道义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在繁忙世俗生活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气柔语音低,欲静神色明”,描绘了人物在面对纷扰世事时,内心保持的平静与温和,即使是在喧嚣之中,也能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气质。接着,“扰扰劳生中,望道心如倾”进一步强调了在忙碌的生活中,对真理和道义的渴望如同倾倒一般强烈。

“烦苛患庶士,抵冒悲群氓”则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烦恼与苦难,表达了对普通民众疾苦的关注与同情。“眷眷自中降,悠悠傃西征”表现了人物在内心深处的自我反省与对远方理想的追求。

接下来的“晓霜毛袖重,卯酒面花轻”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心境的变化。而“出关谁最旧,过栈子何平”则可能暗指旅程的艰辛与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思考。

“施设快拘守,跋涉劳将迎”描述了旅途中的各种情况,既有对规则的遵守,也有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努力。“路难休咏蜀,梦远亦登瀛”则表达了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对远方梦想的追求。

“胸中文艺光,域中监牧荣”可能指的是通过文学艺术的修养,提升个人品格与社会地位。“以淡却私徇,以默静纷争”则体现了在复杂社会中保持清正廉洁、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万累丧民德,一嚬生道情”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认为诸多困扰最终损害了民众的道德与情感。“行闻化无欲,圜扉芳草生”预示了通过个人的努力与修行,能够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和谐。

最后,“公馀废俗乐,反一天全精”表达了在公务之余,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源源踵中来,趋者已屡更”可能描绘了人们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与尝试。“安知我所寓,山国望神京”则表达了对理想之地的向往与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一个人在面对世俗与理想之间的抉择与坚持,以及在旅途中对自我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赠灵谷山人

无缘一步如秦湘,有缘千里如门墙。

山人安得不相访,□如昔也同行藏。

自从别后乐何处,灵谷山中养冲素。

懒与尘凡争是非,拂袖俄趋长乐府。

十洞真人怀宿契,阴使来陈掌中示。

不著乎书惟口传,千古茫然索根蒂。

或乱枝条无计寻,大还只欠铅中金。

玉简朱书落吾耳,安用冥搜绕天地。

紫玄忽见老翁笑,家住昆崙何杳杳。

神炉已寘龙山椒,蓬壶可听东溟潮。

温泉名界甘复泚,一毂符行坎宫沸。

七十二候承天时,三五一法明天机。

晤言再卜春为期,冲和有道当依归。

山水多誇武林好,更有龙椒惬幽抱。

桃源惟在山腰间,越出寸碧窥吴峦。

雷驱猛雨玉龙过,月明人上朝元坛。

五符金鼎任还返,须知造化由阴丹。

愿屈冲和讲幽秘,莫独云山孕铅水。

紫府宾,丹台身。

去来在我若为情,谷风时送步虚声。

山花径,水月沼。

乐因谈到长生妙,偶坐俄行无事了。

或将得一问因缘,江天为指归舟到。

形式: 古风

送陈知县

握手州东花闹时,泻酒胸中如漏卮。

各无官守竟信意,坐间只有春相随。

十年暌远何所得,但悟世情能守一。

昨日小轩君不游,荷叶雨声池上秋。

明珠得丧百万斛,何虑炎蒸金欲流。

一樽独对清都梦,可怜幽思无人共。

今日闻君马已西,不觉毫端得诗讽。

汝阳县长多清风,壶中有客当相送。

形式: 古风

和张仲时次欧阳文公览李白集之韵

紫微所拱皆仙官,开元无事长庚閒。

偶缘一念来人间,诗才到白诚无难。

英华峻发根自天,春空蔼蔼飞翔烟。

云涛雪浪沧溟喧,四面滔滔朝白川。

重与论文不须细,且贵胸襟写来易。

易中自有惊人词,绳墨空高何足贵。

苦谈杜甫峻谈李,文人相轻古如此。

始惟通道继而醉,万事纷纷宁复记。

三人分散难为攀,梦魂应觉星躔寒。

乃与月影同交欢,岂有俗态趋人寰。

若在真府如同家,琼丹我已修河车。

仙源将果蟠桃花,安知不共游烟霞。

便看琪园越三岛,休羡垂杨与芳草。

形式: 古风

览武夷记

武夷山中十三子,邂逅相寻良有以。

顷向上筵何事醉,一时谪在人间世。

八百年后还升真,武夷真君真主人。

天台有籍安得知,不谒子骞谁与祈。

紫云中下龙潭雨,尤喜张仙好诗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