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的《偶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追求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反省。
首句“十年勤苦学求仁”,描述了诗人为了追求仁德,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刻苦学习。这既体现了他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也反映了其在学术道路上的不懈努力。
次句“品汇纷纭未识真”,则揭示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尽管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但仍然未能完全认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理。这里既有对知识探索过程中的困惑,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后两句“惟有一般堪自笑,行藏酷过古人贫”,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和生活态度的反思。他认为,唯一值得自己嘲笑的是,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过于追求古代的清贫,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性思考,也流露出一种对现代生活适应性的自觉意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悟,探讨了学问追求、道德修养以及生活态度等多方面的问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