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癸丑中秋,陈榕溪夫子自三河遣人走京师,招湘读书官舍,且命即日束装,趁节赏月,盖下车之第七日也。距今夕乃五年矣。夫子俸满不迁,湘复留滞都门,偃蹇如故。极思来会此节,一话万端,以病新起不果。对月孤吟,惆怅无极,时嘉庆三年戊午八月十五夜(其一)

忆客三河县,今宵忽五年。

感时瓜已熟,纪事月频圆。

后会知何地,相违况眼前。

平生一师弟,欲语转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湘在嘉庆三年戊午年八月十五夜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榕溪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忆客三河县”,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三河县相聚的日子,引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今宵忽五年”一句,点明时间跨度之长,五年的时间仿佛一瞬,让诗人感叹不已。

“感时瓜已熟,纪事月频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知。瓜熟月圆,四季更迭,岁月无声地流转。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历程的隐喻。

“后会知何地,相违况眼前。”诗人思考未来的相聚之地,担忧与友人的再次相见可能遥不可及。眼前的分别,让未来的重逢充满了不确定性,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平生一师弟,欲语转茫然。”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师兄弟般亲密无间。然而,当想要表达这份情感时,却感到言语难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绪,显得茫然无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时间、空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在中秋佳节之际,诗人对着明月独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秋阴三绝句(其一)

秋阴如梦不思醒,暮雨朝风亦自停。

园里菊英三百本,争人瘦影入虚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秋阴三绝句(其二)

不关多病故人疏,昼掩柴门百虑除。

削竹补篱深护菊,移香就枕细摊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秋阴三绝句(其三)

通家子弟陈香浦,百里能分小摘梨。

枨触旧游秋又老,盘山红叶寺东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