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三绝句(其一)

秋阴如梦不思醒,暮雨朝风亦自停。

园里菊英三百本,争人瘦影入虚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特有的阴沉氛围与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秋阴如梦不思醒”,以“秋阴”开篇,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特有的阴沉和朦胧感,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梦幻般的寂静之中,难以从这种氛围中抽离出来。这里的“不思醒”不仅表达了秋日阴云笼罩下的昏暗与沉闷,也暗示了诗人沉浸于这种氛围中的迷醉状态,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与向往。

次句“暮雨朝风亦自停”,进一步描写了秋日的天气特点——傍晚时分的细雨和清晨的微风,似乎在经过一番洗礼后,也渐渐平息下来。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也隐含着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在经历了风雨之后,又恢复了平静与安宁。

第三句“园里菊英三百本”,将视线转向了诗人所在的园林,点明了季节特征——菊花盛开。三百本的菊花数量,既体现了园中菊花的繁盛,也寓意着秋天丰收的喜悦。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其坚韧不拔的品格与诗人可能追求的精神境界相契合,营造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意境。

最后一句“争人瘦影入虚棂”,则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菊花与人的互动。菊花的影子似乎在与人的身影争夺空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形态的思考。同时,“入虚棂”这一表述,将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阴沉、自然景象、菊花盛开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秋阴三绝句(其二)

不关多病故人疏,昼掩柴门百虑除。

削竹补篱深护菊,移香就枕细摊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秋阴三绝句(其三)

通家子弟陈香浦,百里能分小摘梨。

枨触旧游秋又老,盘山红叶寺东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