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伯弘宗兄韵

喜共江山住,相邀不遣童。

栖迟浮世事,寂寞古人风。

步屦幽亭上,吟诗高阁中。

浊醪时慰意,岂必学陶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以及对古代文人风骨的追慕。首句“喜共江山住”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满足,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接着,“相邀不遣童”则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似乎连孩童都能感受到这份和谐与美好。

“栖迟浮世事”一句,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世俗生活的边缘,仿佛在忙碌的尘世间找到了一片避风港,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脱态度。“寂寞古人风”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寂寞”二字,既表现了一种孤独感,也蕴含了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后半部分“步屦幽亭上,吟诗高阁中”,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在幽静的亭台间漫步,在高高的楼阁中吟诗作对,这种生活状态充满了诗意与雅致。最后,“浊醪时慰意,岂必学陶公”则以饮酒为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并且以陶渊明为例,说明了不必刻意模仿古人,只要内心感到愉悦与平静,便是最好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追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9)

陈伯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沚溪桥美林郎中德斋先生

牛角山阳沚溪路,溪水冬寒不可渡。

北风几见扬沙尘,日夜奔流海东注。

美人昼锦归故乡,飞梁压水高行步。

郑国公孙陋乘舆,蜀中司马看题柱。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阮山寺

阮郎旧隐青山里,故宅如今是佛家。

似有天人散花雨,若为溪女饭胡麻。

南湖秀色明春树,西崦晴光剩晚霞。

老衲每谈因果事,红尘沧海使人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表侄罗师尚辟四川掾

捷音指日定成都,坐见降王属传车。

子去惊传三语掾,人来喜得万金书。

马嘶古栈秋风晚,舟次瞿塘夜雪初。

若到升仙驻吟辔,不教题柱愧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游涌泉寺访僧不值

万石冈头紫翠围,白云㳅水护柴扉。

石炉火冷僧初定,野径苔荒客到稀。

绕砌山泉浮潋滟,隔江云树入霏微。

我来岂是参禅者,笑倚长松看鹤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