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七夕病中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翻译

半夜残烛灯光微弱,一只老鼠慢慢爬过灯架。月色微明,院内风吹竹动的剪影,模糊的映照到窗纸之上。思绪突然飘回到那年的七夕聚会上。水西亭边,当时时值傍晚,夕阳返照,亭边翠竹森森,几只蜻蜓在花影中嬉戏翻飞。
迷茫的夜色中,一望千里,薄云正在天地相接处延伸、涂抹。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主人立即催促僮仆迅速点上灯烛,觉得今夜天公作美可观星。酣饮美酒,一直到了斗星倾斜的深夜,然后才陆续告辞而去。澄碧的天空犹如一池清水,女子皆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注释

檠:灯架。
南楼:水西亭的南楼。
酒阑:谓酒筵将尽。
流萤:指飞行不定的萤火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的静谧画面。开篇“半夜灯残鼠上檠”即刻画出一副寂静而又略带些许生动的夜景,灯火将熄,鼠儿在檀上跳跃,营造出一种家居生活的宁静与温馨。紧接着,“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则是对室外自然景观的描绘,细风吹拂竹叶,月光若隐若现,增添了夜晚的清新和神秘感。

“梦魂偏记水西亭”表达了诗人对某个地方的深刻怀念,这里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或居住过的地方,充满了情感的寄托。"琅玕碧,花影弄蜻蜓"中,“琅玕”指的是美玉,比喻清澈见底的水;“花影”则是指月光下的花朵投射出的影子,两者交织在一起,使人联想到夏夜里的蝉蝣嬉戏,生动而富有诗意。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则描绘了一幅远望的景象。千里之外的晚霞消散,天边的云朵铺展开来,而在这宁静中,南楼上的灯火被点燃,这是夜色渐浓时分的日常生活场景。诗人捕捉了这一刻,透露出一种期待和希望。

最后,“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则是在描绘酒宴结束后的情景。人们纷纷散去,天色已经向西倾斜,夜晚的星空清澈如同流动的水,而诗人手持团扇轻拂着飞舞的萤火虫,这里既有夜晚的宁静,也有对美好生活细微之处的捕捉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夜中的情感流转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天仙子.代人送希文

楼下辘轳横露井。楼上婵娟开晓镜。

下楼难忘上楼时,风未定。帆不正。

簌簌珍珠挥麈柄。眉上新愁吹不醒。

别酒未斟歌未忍。雪中梅下定重来,烟暝暝。

肠寸寸。莫放笛声吹落尽。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木兰花慢(其一)

石榴花谢了,正荷叶、盖平池。

试玛瑙杯深,琅玕簟冷,临水帘帷。

知他故人甚处,晚霞明、断浦柳枝垂。

唯有松风水月,向人长似当时。依依。

望断水穷,云起处、是天涯。

奈燕子楼高,江南梦断,虚费相思。

新愁暗生旧恨,更流萤、弄月入纱衣。

除却幽花软草,此情未许人知。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三)七夕

桂乡云万缕,更飞雨、洗香车。

念密会经年,银潢浪阻,玉露期赊。

灵星瑞桥对展,散匆匆、喜色满天涯。

回首丁宁晓角,未宜吹动梅花。家家。

竞赏彩茸,穿桂影、醉流霞。

渐舞袖翻鸾,歌声缀凤,钗影交加。

人间共饶宴乐,算天孙、怎忍遣河斜。

莫惜西楼剪烛,大家同到啼鸦。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二)重午

对修篁万个,更疏雨、洗琅玕。

望燕外晴丝,鸥边水叶,胡蝶成团。

榴红劝人把酒,泛菖蒲、对客不成欢。

金缕新番彩索,始知今岁衣宽。年年。

此日青楼,花缺处、倚阑干。

记小扇清歌,蛮笺妙墨,不觉更残。

可怜旧游似梦,向人人、未减一枝兰。

纵有千金莫惜,大家沈醉花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