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其一)

石榴花谢了,正荷叶、盖平池。

试玛瑙杯深,琅玕簟冷,临水帘帷。

知他故人甚处,晚霞明、断浦柳枝垂。

唯有松风水月,向人长似当时。依依。

望断水穷,云起处、是天涯。

奈燕子楼高,江南梦断,虚费相思。

新愁暗生旧恨,更流萤、弄月入纱衣。

除却幽花软草,此情未许人知。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石榴花已经凋谢,满池塘的荷叶正茂盛地覆盖着水面。
尝试用玛瑙杯品尝美酒,躺在琅玕竹席上感觉凉意,临近水面的帘幕随风摇曳。
不知道老朋友如今身在何处,傍晚的霞光下,江边的柳枝低垂。
只有松风、流水、明月,始终如昔,陪伴着我。
望着远方,直到水的尽头,云起之处,仿佛是世界的边缘。
无奈那燕子楼高耸,江南的美梦已破碎,徒然增加了我的思念。
新的忧愁悄然滋生,连流萤也挑逗月色,映照在我的纱衣上。
除了这幽香的花朵和柔软的草丛,这份情感无人能懂。

注释

谢:凋谢。
盖:覆盖。
玛瑙杯:一种贵重的饮酒器。
琅玕:美玉,此处形容竹席。
断浦:断续的水边。
松风水月:自然景色,象征永恒。
水穷:水的尽头,引申为遥远的地方。
燕子楼:古代名楼,此处象征远方。
流萤:萤火虫。
幽花:隐藏在深处的花。
此情:这种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渭老的《木兰花慢(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石榴花谢了,正荷叶、盖平池。试玛瑙杯深,琅玕簟冷,临水帘帷。"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夏末初秋的景象,石榴花已经凋零,而荷叶则覆盖着平静的池面。诗人用玛瑙杯来比喻深邃和清冷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心中的寂寞和孤独。

"知他故人甚处,晚霞明、断浦柳枝垂。唯有松风水月,向人长似当时。依依。"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旧友或旧情的人的思念和不舍。松风水月似乎是时间静止的象征,它们让诗人感到仿佛又回到了过去那个美好的时代。

"望断水穷,云起处、是天涯。奈燕子楼高,江南梦断,虚费相思。" 这里,诗人面对着一片辽阔的水景和远方升腾的云雾,那种无边无际的感觉让人感到心中的哀愁更是难以排遣。燕子楼高,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一种象征,而如今那梦已断,相思之情也显得徒劳无功。

"新愁暗生旧恨,更流萤、弄月入纱衣。除却幽花软草,此情未许人知。" 诗尾处,诗人感慨于心头的忧伤不仅来自眼前的景物,还有过去的记忆和遗憾。那流萤与弄月都化作了诗人的纱衣,隐喻着深藏的情愫。而最后两句,则是对这份情感的一种保护和保密,只是在心中默默承受,不愿意让外人知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其三)七夕

桂乡云万缕,更飞雨、洗香车。

念密会经年,银潢浪阻,玉露期赊。

灵星瑞桥对展,散匆匆、喜色满天涯。

回首丁宁晓角,未宜吹动梅花。家家。

竞赏彩茸,穿桂影、醉流霞。

渐舞袖翻鸾,歌声缀凤,钗影交加。

人间共饶宴乐,算天孙、怎忍遣河斜。

莫惜西楼剪烛,大家同到啼鸦。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二)重午

对修篁万个,更疏雨、洗琅玕。

望燕外晴丝,鸥边水叶,胡蝶成团。

榴红劝人把酒,泛菖蒲、对客不成欢。

金缕新番彩索,始知今岁衣宽。年年。

此日青楼,花缺处、倚阑干。

记小扇清歌,蛮笺妙墨,不觉更残。

可怜旧游似梦,向人人、未减一枝兰。

纵有千金莫惜,大家沈醉花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水龙吟.寄竹西

五湖春水茫茫,梦魂夜逐杨花去。

汀花岸草,佳人微笑,眼波横注。

借问刘郎,心期则甚,一成无据。

自春来泪满,挼蓝袖口,没整顿,心情处。

闻道相如病渴,念文君、白头新句。

相思两地,无穷烟水,一庭花雾。

锦字藏头,织成机上,一时分付。

问他年,更有微云淡月,重来兮否。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年年九月西湖,绣船继日笙箫拥。

五云深处,红帘一桁,语莺歌凤。

群玉峰头,影娥池畔,烟霞飞动。

认蓬瀛仙子,云程路远,贪人世、瑶池梦。

要看黄尘清海,戏真珠、麻姑清纵。

曲门自有,菊金芳砌,月篦浮栋。

子著宫桃,舞翻官柳,霞杯纤捧。

待明年更把,西风妙曲,按成新弄。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