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偶成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首句“好恶非他事,寻思可奈何”开篇即点出人生的喜怒哀乐并非外在事物所能决定,而是内心的感知与选择。诗人在此提出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面对生活中的好与坏,我们能如何应对?
接着,“地低停雪厚,树密惹风多”两句运用自然景象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地势低洼之处积雪更厚,树木茂密之处风力更强。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现象,也寓意着人在不同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来日谁堪虑,今宵我且过”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当下的态度。诗人提醒自己不必过分忧虑未来不可预知的事情,而应珍惜并享受当前的时光。
最后,“莫为长久策,仰面尽高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豁达精神。他建议人们不要过于计较长远的规划,而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即使在困难面前也能保持乐观,高声歌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而珍贵的深刻理解,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保持乐观、积极态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