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曾孙春来问字

不知自年老,曾孙已六龄。

有时来问字,每乐与谈经。

未必聪明质,颇欣壮健形。

儒风称累世,瑞气足盈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晚年时,与他的曾孙之间的温馨互动。诗中充满了对家庭亲情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感慨。

首句“不知自年老”,透露出岁月流逝的无奈感,老人或许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已经步入老年。接着,“曾孙已六龄”则以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生命,为这份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有时来问字,每乐与谈经。”描述了曾孙前来探望时的情景,他们一起探讨文字,交流经典,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学习的乐趣和家庭的温暖。这不仅体现了长辈对后辈教育的重视,也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传承。

“未必聪明质,颇欣壮健形。”这里既是对曾孙外在健康的赞美,也是对内在品质的肯定。聪明才智固然重要,但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样值得珍惜和欣赏。

“儒风称累世,瑞气足盈庭。”最后两句将主题升华,强调了家族中长期传承的儒家文化风气,以及这种文化的正面影响带来的吉祥氛围。整个家庭因传统文化的滋养而充满和谐与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体现,传递出一种温馨、和谐、传承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37)

刘慎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赵忠毅公制艺文漫成一律

高下财由定,贤愚以位成。

不标君子格,更没小人名。

议论惟知逊,嫌疑幸弗生。

东林何所为,界限若分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何屺瞻评《三国志》

帝蜀为公论,当时讵敢然。

文终录杨戏,卷首冠刘焉。

既已微情得,能将妙意宣。

何须空啧啧,只说紫阳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王介山《史记》读法

灭项须迟日,惟有质太公。

此情谁识得,着论最明通。

然欲强邻并,先将昧者攻。

措施原有序,自可后重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赋得心清闻妙香

一室斋居候,清明裕素心。

惟□香几度,直觉妙堪寻。

静里真诠语,环中秘缔深。

澄怀起浅见,爽气涤烦襟。

恍视游兰径,还同步桂林。

前庭方上月,别院暂停琴。

宝篆潜增袭,尘缘淡不侵。

欣然逢圣世,翘首共倾忱。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