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散乱萦花坞,空濛暗柳堤。
望回肠已断,何处更莺啼。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坞和柳堤在细雨中的朦胧与零落。"散乱萦花坞"形象地刻画了雨滴轻盈地洒落在繁花丛中,使得花朵显得零散而缭绕,富有动态感。"空濛暗柳堤"则描绘了雨雾弥漫,柳树在烟雨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幽深而迷蒙的氛围。
诗人的情感随着这幅画面的展开而深化,"望回肠已断"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愁绪,可能是对春雨带来的离别之苦,也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一句"何处更莺啼"以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此刻的寂静和孤独,连莺鸟的啼鸣都显得格外稀疏,增添了诗的哀婉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雨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对春雨季节特有的感触,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
蜀魄不来春寂寞,楚魂吟夜月朦胧。
年长追游兴渐凋,况兼巴峡景萧萧。
闲斋为谢杨花到,时拂残书慰寂寥。
午昼花阴静,春风数蝶飞。
坐来生远思,深院燕初归。
白昼偶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
风帘不动黄鹂语,坐见庭花日影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