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郑凫溪招饮次韵(其二)

晓晴载酒游花间,何限风光豁笑颜。

春斝淋漓衫袖湿,野芹参错鬓毛班。

风来紫水千重浪,雨后黄云万叠山。

天道处分还我辈,等閒车马不须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携酒游赏花间的生动画面,诗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沉浸于春日美景之中。首句“晓晴载酒游花间”点明了时间与活动,清新的晨光与美酒相映成趣,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何限风光豁笑颜”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喜悦之情,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无边的春色所驱散。

“春斝淋漓衫袖湿,野芹参错鬓毛班”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酒杯中的酒液倾洒在衣袖上,野芹的香气与鬓发交织在一起,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也暗示了春日郊游的自在与惬意。

“风来紫水千重浪,雨后黄云万叠山”两句,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紫色的水面泛起层层波浪,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卷;而远处的山峦在雨后的阳光下,呈现出一片金黄色,层次分明,壮观无比。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最后,“天道处分还我辈,等閒车马不须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由的追求。他认为,大自然的规律与安排,最终会归于那些懂得欣赏与享受生活的人,而那些忙于追逐名利、疲于奔命的人,或许错过了真正的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郊游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与领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江浦分司寄寄亭留题

几年湖海慕高名,也上人间寄寄亭。

行与江云共来往,坐教春梦到分明。

晴光恰转花交媚,野色方浓竹送青。

翻忆小龙山下路,一湾蒲月过西屏。

形式: 七言律诗

九月七日驻节苕溪承王方伯载酒召游岘山山有三贤祠奇峦秀峰仙阁禅宫掩映松竹之外凭高引目灏气渺然诚一郡佳胜也因赋短律用识高游

远槛诸山罨画开,晚江晴色映天回。

风经远海孤帆没,日带前林数鸟来。

酒兴不禁还待月,诗狂正发又登台。

棠阴未覆三贤庙,谁著西涯两骑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九月东巡山行

驿路淩晨匹马迟,村庄犹自掩柴扉。

金包曜日黄柑熟,霜实落林红柿稀。

试听农谈都了了,偶经湖水便依依。

尘冠未濯沧浪去,羞上严陵旧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昭庆寺遇雨次顾方伯韵

天瓢翻泻势悬波,下界流云掩翠阿。

一味新凉真偶尔,数家残照问如何。

阴崖尚有东山屐,老树重闻子美歌。

莫遣滂沱偏入夜,紫房香片恐无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