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中秋

玉剪燕归秋社,木犀香浸云屏。连阴初霁月华清。

恼煞碧天风劲。细露凉生池阁,流云暗度瑶京。

羽衣纤指学吹笙。不许人间偷听。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步虚词·中秋》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一幅中秋佳节月圆之夜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与浪漫情怀。

首句“玉剪燕归秋社”,以“玉剪”形容燕子的轻盈身姿,巧妙地将燕子的归来与秋季的社日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木犀香浸云屏”一句,通过“木犀”的香气弥漫于云屏之中,不仅渲染了中秋之夜的芳香四溢,也暗示了月夜的神秘与美好。

“连阴初霁月华清”描绘了连续阴雨之后,月亮终于露出清辉,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恼煞碧天风劲”则以“恼煞”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强劲的秋风在碧蓝的天空中呼啸,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感。

“细露凉生池阁,流云暗度瑶京”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清凉与神秘。细小的露珠在池阁上轻轻落下,仿佛是大自然的音符,而流动的云彩则在瑶京(此处可能象征着仙境或理想中的美好之地)上缓缓移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梦幻感。

最后,“羽衣纤指学吹笙,不许人间偷听”两句,以仙人般的形象出现,羽衣轻飘,纤指轻弹,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却对凡人隐藏其真容,不让世人轻易窥探。这种设定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守护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步虚词·中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幻想的中秋之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燕归梁.自题画杏

得意东风快马蹄。细草沙堤。几枝丰艳照清溪。

垂杨外,小桥西。写来还恐神难似,肥和瘦。要相宜。

碧纱窗下倩君题。聊记取、旧游时。

形式: 词牌: 燕归梁

风入松.题王叔明听松图

乱山深处有人家。细路欹斜。

长松万树围茅屋,响寒涛、天际青霞。

曲涧平铺略约,飞泉高挂檐牙。幽人肥遁厌烦哗。

云水生涯。携筇来有谈经客,露疏窗、萝薜周遮。

陋室居之何陋,满堂金玉无加。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凌波曲.孙媖如女士嘱题吹笛仕女团扇

西风露零。高楼笛声。无端吹起离情。落梧桐叶轻。

三更四更。云窗未扃。小蟾斜影分明。挂栏干正平。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东风齐著力.水波,得平字

燕子来时,回塘向暖,野水烟生。

刚胜弱絮,初泛落花轻。

漫漫垂杨曲沼,才添了、几点浮萍。

鱼苗长,生机浩荡,恰趁新晴。雾縠太轻盈。

波细细、参差碧浪纵横。遥天倒影,渺渺动柔清。

好是东风消息,吹不定、似皱还平。

天涯路,一篙新涨,万里春程。

形式: 词牌: 东风齐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