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的《答曾则通次来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曾则通的回应与感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海天滞迹久”,描绘了诗人长久漂泊在外,如同海天之间滞留的行者,暗示了其生活的孤独与艰辛。接着,“世受国恩同”一句,表明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不忘国家之恩,体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
“事业饥寒后,身名忍辱中”两句,直抒胸臆,描述了诗人经历事业上的挫折与生活的贫困,以及在社会上遭受的屈辱,但并未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坚韧地面对困难。
“困当坚骨力,閒足老英雄”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即使在困苦之中,也要保持骨气,闲暇之时也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最后,“握手相怜处,何须怨谷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在相互理解与扶持中,无需抱怨外界的风风雨雨,因为有朋友相伴,足以温暖心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坎坷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