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其一)赋红梅

红绡剪就,绛蜡熔成,天然一种仙姿。

竹外家风,凄凉俭薄为宜。

东君苦怜消瘦,强教伊、傅粉匀脂。

较量尽,胜夭桃轻俗,繁杏粗肥。

好是新妆雅态,对疏蟾淡淡,薄雾霏霏。

迥出红尘,轻盈玉骨冰肌。

犹嫌污人颜色,谁云似、虢国娥眉。

香韵别,怕满园、蜂蝶未知。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红色的绸缎裁剪而成,深红的蜡烛融化后制成,自然流露出仙女般的姿态。
竹林之外的家风,崇尚清寒简朴最为适宜。
春神东君怜惜她的消瘦,勉强让她施以粉黛增添丰润。
经过精心打扮,她胜过庸俗的早开桃花和粗犷的杏花。
最美的妆容典雅脱俗,在稀疏的月光下,薄雾中更显清新。
她超凡脱俗,如玉骨冰肌般轻盈,远离尘世纷扰。
她担心自己的美会玷污他人,谁又能说她像古代美女虢国夫人呢。
她的香气独特,唯恐满园的蜜蜂蝴蝶都未能察觉。

注释

红绡:红色的细薄绸缎。
绛蜡:深红色的蜡烛。
东君:春天的神祇。
傅粉匀脂:涂粉抹脂,形容女子化妆。
夭桃:早开的桃花。
虢国娥眉:指代美女,虢国是古地名,娥眉形容女子美貌。
蜂蝶:蜜蜂和蝴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红梅图景,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赞美了红梅的高洁之美。开篇“红绡剪就”等句,用精细的笔触刻画出红梅的形态和色泽,显得自然而不做作。

紧接着,“竹外家风,凄凉俭薄为宜。”两句,通过对竹子的描写,烘托出一种清贫淡雅的意境,与红梅相映成趣。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简约生活态度的向往。

“东君苦怜消瘦,强教伊、傅粉匀脂。”这里的“东君”指的是春天,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春风对红梅的哺育之情。接下来的“较量尽,胜夭桃轻俗,繁杏粗肥。”则是通过与其他花卉的比较,突出了红梅的独特之美。

在“好是新妆雅态,对疏蟾淡淡,薄雾霏霏。”中,诗人赞叹了红梅初绽时的姿色,如同女子梳洗后的清新模样。随后,“迥出红尘,轻盈玉骨冰肌。”两句,更是将红梅比作超凡脱俗的美女,用“玉骨”、“冰肌”来形容其不染尘埃的高洁。

最后,“犹嫌污人颜色,谁云似、虢国娥眉。”则是一种自谦之辞,表面上看似贬低红梅,但实质是对它无法用言语完全赞美的一种无奈。而“香韵别,怕满园、蜂蝶未知。”则是诗人对于这份美景的珍惜和担忧,不希望过多的观赏者打扰了这一切。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是对红梅之美的一次深刻颂扬。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十七)丙午和淮安朱赞府韵,以同在丙寅安陆围中,朱八十馀矣

紫金山前,铁骑围中,惟公尚知。

怅当时丱角,鱼犹同队,如今缟鬓,鸥已忘机。

故垒荒榛,群贤拱木,畴记官军夜战时。

不图见,独岁寒不改,老气犹奇。嗟哉月驶舟移。

四十载光阴昨梦非。

叹荷薪弗克,祗惭弓冶,扃柴却扫,绝望簪圭。

菌短椿长,鴳微鹏巨,天分当然何足疑。

闻公里,有磻溪堪钓,盍亦云归。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三)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

万里戍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

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

乞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

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天教狂虏灰飞。

更莫问儿郎存血衣。

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

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

从今去,共曲生相约,愿乐清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十三)饯总干陈公储

百尺楼头,奇哉此翁,元龙后身。

当壮年襟度,百川鲸吸,平生出处,一片鸥轻。

冷淡逋梅,淋漓旭草,但见风雷笔下生。

荆州幕,觉坐间小异,乃有斯人。牙樯喜色津津。

正江影涵秋无点尘。

对白蘋黄苇,且供诗卷,紫薇红药,却演丝纶。

举酒延蟾,倚栏闻雁,应念征人归尚春。

君王问,尽不妨细说,万里戎情。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五)乙未代寿尤制帅

天下中庸,千载一灯,传之自公。

有涵洪雅量,陂澄千顷,坚凝定力,壁立孤峰。

佐鼎调梅,参帷借箸,略试斯文经济功。

听淮鹤,暂素丝揽辔,玉帐分弓。朝来鼓角声雄。

庆元帅新除初度逢。

任西风局面,人皆澒洞,福星堂上,我独从容。

草檄传燕,开门释蔡,了却中原公衮东。

归廊庙,把格天勋业,与宋无穷。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