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宫行

楚王宫中夜未央,清歌秘舞会华堂。

木兰为柱桂为梁,随珠和璧烂同光。

横吹乍鸣秋竹裂,繁弦初度春雨歇。

九微火树垂垂灭,罗衣纷纷玉缨绝。

满朝冠剑东方明,宫门未启君朝醒。

秦关日夜出奇兵,武安君火照夷陵。

形式: 古风

翻译

楚王宫殿深夜时,清亮歌声秘舞厅堂。
栋梁由木兰制成,桂木支撑华丽殿堂,明珠和美玉共映辉煌。
横笛声突然响起,如秋竹破裂,繁密琴音初现,春雨已停歇。
九微灯火星烬将尽,轻纱罗衣间玉带断裂。
满朝文武东方曙光初现,宫门尚未开启,君王已醒来。
秦地日夜调集奇兵,武安君之军火光照夷陵之地。

注释

未央:指深夜未尽。
清歌秘舞:清亮的歌曲和神秘的舞蹈。
木兰:古代一种珍贵木材。
桂为梁:用桂木做梁柱,形容宫殿华丽。
九微火树:古代宫中照明的九微灯。
罗衣:丝织的华丽衣服。
武安君:指秦国名将白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楚王宫中举行的夜宴,充满了华丽与神秘的氛围。开篇“楚王宫中夜未央,清歌秘舞会华堂”即设定了这样一个场景:深夜时分,楚王宫内,清脆的歌声和优雅的舞蹈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场盛大的宴会。

接下来的“木兰为柱桂为梁,随珠和璧烂同光”则是对这场宴会所处环境的描绘,通过将宫殿的柱子比作木兰,将梁比作桂树,以及点缀其间的珠玉装饰来突出宫中的奢华与精致。

“横吹乍鸣秋竹裂,繁弦初度春雨歇”则转向声音的描写,横笛的吹奏声中透露出某种悲凉之感,似乎是在暗示宴会背后的某些哀愁或是不为人知的情绪。

“九微火树垂垂灭,罗衣纷纷玉缨绝”一句,则通过对灯火与服饰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宴会上人们奢华的装扮和即将消逝的欢乐气氛。

最后,“满朝冠剑东方明,宫门未启君朝醒。秦关日夜出奇兵,武安君火照夷陵”几句,则是对外界的战事与紧张局势的暗示,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楚王宫中宴会的特殊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将一个华丽但又带有忧虑的夜晚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虞帝

虞帝老倦勤,荐禹为天子。

岂有复南巡,迢迢渡湘水。

至德远无象,异论纷纷起。

意疑大圣人,奸憸亦如已。

乃知中下士,何由逃谤毁。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

闭关宁是率,辞疾似非真。

既处讥嘲地,谁为长厚人。

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

此过如何赎,清秋宴席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酬永乐刘秘校四洞诗

贫居苦湫隘,无术逃炎曦。

穿地作幽室,颇与朱夏宜。

宽者容一席,狭者分三支。

芳草植中唐,嘉卉周四垂。

讵堪接宾宴,适足供儿嬉。

自问安取法,前脩果慕谁。

非如太古民,营窟避寒威。

又非学射人,空石专致思。

又非沮漆俗,陶复习西夷。

又非楚司马,金奏相宾仪。

又非郑伯有,壑谷甘糟醨。

又非越王子,丹穴免忧危。

又非张巨和,崇岩立师资。

所慕于陵子,欲效蚓所为。

微窍足藏身,槁壤足充饥。

养生既无憾,此外安敢知。

唯祈膏泽布,歌啸乐馀滋。

岂羞泥涂贱,甘受高明嗤。

何言清尚士,善颂形声诗。

困剥固未尝,井复敢终辞。

形式: 古风

酬安之谢光兄弟见过

平时一二日,不见已相思。

况复闭关久,杳无携手期。

清谈胜妙药,高韵敌凉飔。

愧乏机云美,虚承青眼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