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其六)

初首不称名,风狂又有声。

人来不喜见,白宝初平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自然界中一种未被命名之物的特性与行为。首句“初首不称名”暗示了这种事物的存在是未知或未被认知的,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名字来定义。接着,“风狂又有声”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这种事物在面对狂风时依然能发出声响,展现出其坚韧或独立的特质。

“人来不喜见”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事物对人类的态度,似乎它并不欢迎人类的接近,可能是因为它的神秘性或是不愿被打扰的宁静状态。最后,“白宝初平平”可能是在形容这种事物的外观特征,或许是一种洁白如宝的物质,或者是某种平静、初始的状态,与前文的狂风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一种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富有想象空间的场景,探讨了自然界的未知与神秘,以及与人类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使得读者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25)

菩提达摩(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谶(其七)

起自求无碍,师传我没绳。

路上逢僧礼,脚下六枝分。

形式: 古风

谶(其八)

三四全无我,隔水受心灯。

尊号过诸量,逢嗔不起憎。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谶(其九)

捧物何曾捧,言勤又不勤。

唯书四句偈,将对瑞田人。

形式: 古风

谶(其十)

心里能藏事,说向汉江滨。

湖波探水月,将照二三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