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积雨初晴,春暄极美,独步至绿萝溪上,归赋此词

紫桐细乳,黄鸟轻飞,春丽如画。

约略溪桥,总有倩红相亚。

细柳腰身轻似燕,小桃颜色娇于马。

更东来,问经过多少,曲台花榭。

已负了、南园佳约,西竺香期,芳事都罢。

甚处惊鸿,也似浣纱娴雅。

照影羞临春水曲,避人遥在垂杨下。

谢东风,那边来,暗飘衣麝。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紫桐花开、黄鸟轻舞的生机盎然。"溪桥倩红"和"细柳轻燕"形象地刻画了春色中的花朵与柳树,色彩艳丽,形态生动。"小桃娇马"则进一步突显了春光的明媚。词人行至"曲台花榭",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的南园之约和西竺寺的香期都已成过往。

接着,词人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惋惜,"已负"二字流露出淡淡的遗憾。他想象着那优雅的"惊鸿",似乎也在逃避春光的消逝,独自在春水边或垂杨下躲藏。最后,词人向东风致意,感谢它带来春的气息,但又带着一丝无奈,因为春去无痕,只能在暗香中回味。

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描绘春景和人物的活动,传达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画面感。樊增祥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其作品体现了这一时期词风的转变与融合。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六子.子丹将入吴,倚此为赠

黯秋山,数声啼宇,落红又送行舟。

甚竹外桃花全放,水边红豆都生。峭寒未收。

春江曲曲东流。拾翠漫寻南浦,折梅好下西洲。

待拣取蘋花,殷勤赠与,草香波嫩,路绵天晚,惟余侧帽依依望远,含情脉脉登楼。

莫勾留。归时翠梧报秋。

形式:

贺新郎.贺爱伯师纳姬

柳外星三五。绣帘前、娟娟月样,似人眉妩。

十斛明珠连乾马,才可轻盈换与。

似解唱、微云词句。

一点灵犀芳心透,是维摩、侧畔拈花女。

微笑处,散花雨。莺年燕月休轻负。

剪芳兰、玲珑结佩,小红辛苦。

漫说藏春须金屋,留伴焦琴玉麈。

问贺监、乞湖归否。

回首霞西波如镜,定何时、同听春江橹。

团扇曲,为伊度。

形式:

踏莎行(其一)感旧

暗减幺红,潜移嫩碧。楼头无限伤心色。

晚桃几点断肠花,垂杨一树含颦叶。

无恙窗纱,依然屏格。苔廊不见双钩屧。

旧时和月凭栏杆,如今惟有栏杆月。

形式:

踏莎行(其二)雨后至城东行散

斗笠云轻,茸衫寒退。雨丝乍歇晴犹未。

衰桃几片不成霞,新苔一径难为翠。

坐树莺娇,探泥燕慧。随人新月娟娟媚。

独怜幽草过桥行,晚风吹皱寒塘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