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蕡所作的《挂剑台》。诗中以“我”与“君”的情感为主线,通过描述“我”赠剑给“君”的故事,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首句“我有白虹青霜之宝剑”,以“白虹青霜”形容宝剑的锋利与珍贵,暗示了“我”对“君”的重视与敬仰。接着,“舞时烨烨莲花艳”描绘了宝剑舞动时的美丽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宝剑的独特魅力。
“去年北上东蒙峰,君眼如猫看不厌”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情景,表达了对“君”的深情厚谊。去年,“我”与“君”一同北上东蒙峰,彼时“君”眼中闪烁着喜爱与欣赏的光芒,难以忘怀。
“今年匹马归江东,将期豁我抑郁磊落之心胸”则转而描写“我”独自归来的场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释放的情感。“怀君不见泪如水,坟树索索生秋风”两句,通过泪水与秋风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我”对“君”的深切思念与哀悼之情。
“岁华露落对杯酒,酒酣脱剑为君寿”表现了“我”在与友人相聚时,借酒抒怀,脱下宝剑以示敬意与祝福。最后,“今为君赠君不知,坟前挂向桂树枝。等死酬知心所许,剑有神灵剑应语,金环鱼肠宁足数”表达了“我”即使面对死亡,也要将宝剑赠予“君”,以表达对“君”的感激与忠诚。同时,也暗示了宝剑具有超凡的力量与智慧,能够理解“我”的心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宝剑这一物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与敬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