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三河镇新城

一上高城四望宽,老逢佳节半悲欢。

莫谈鼙鼓惊驰檄,且对壶觞笑整冠。

沙市纷嚣仍闹晚,烟村掩映尚凝寒。

后人若问当年事,碑刻流传坠泪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贺一弘的《登三河镇新城》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复杂心情与对历史的深沉感慨。

首句“一上高城四望宽”,开篇即以“高城”点题,诗人登上高处,视野开阔,四面八方尽收眼底。然而,“老逢佳节半悲欢”一句,转折陡然,表达了诗人面对佳节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欢欣,也有悲伤。这种情感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年岁渐长,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接着,“莫谈鼙鼓惊驰檄,且对壶觞笑整冠。”这两句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战争的喧嚣,享受宁静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自我安慰,通过饮酒自娱来排解心中的忧愁。整冠,意为整理衣冠,显示出诗人即使在不顺之时,依然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沙市纷嚣仍闹晚,烟村掩映尚凝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市井景象,沙市的喧嚣与烟村的静谧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状态。晚市的热闹与冬日的寒冷,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是对社会百态的隐喻。

最后,“后人若问当年事,碑刻流传坠泪看。”诗人预见到,未来的人们或许会通过碑刻了解这段历史,而他此时的情感,或许会在后人的阅读中引发共鸣,甚至留下泪水。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与对人类共通情感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登高远眺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62)

贺一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吴东溪黄土庄

爱君茅屋半山隈,一径萦纡客少来。

涧草野花春不断,岩烟林蔼午方开。

凭栏池上观鱼戏,曳杖篱根叱犊回。

閒看江船帆上下,却疑身在小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庄即事

苍岩碧涧白沙田,黄竹矶头小洞天。

鸟隐晴林歌自在,犊归晚野剧争先。

江山望处浑成画,风月呼来不用钱。

茅屋荆扉云树里,更堪投谒醉时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陈曲江掌教归杭州

秋晚河桥漠漠烟,离歌叠唱转凄然。

才名未信郑虔后,风韵犹疑张翰前。

閒访孤山君有日,踪游五岳我何年。

江亭回首天涯暮,空想蒲团话学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九日壁墩和杜牧之韵(其一)

近野高林鸟倦飞,远村烟火隔川微。

随风霜叶飘还堕,映水岩云静自归。

浊酒登台怜子美,澄江如练忆玄晖。

何人早出樊笼外,千仞冈头独振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