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粉翅还嫌蝶太轻,雪衣偏喜燕多情。
宁王玉笛知何处,寂寞黄昏伴月明。
这首诗《梨花》由明代诗人张新所作,通过对梨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粉翅还嫌蝶太轻”,以蝴蝶的轻盈反衬出梨花的娇嫩与高洁,暗示梨花虽美,却不愿轻易被轻浮的蝴蝶所打扰,展现出梨花的矜持与脱俗。
次句“雪衣偏喜燕多情”,以燕子的多情来衬托梨花的洁白无瑕,梨花如同冬日里的雪花,纯洁而美丽,燕子的亲近似乎是对梨花纯净之美的认可与喜爱。
后两句“宁王玉笛知何处,寂寞黄昏伴月明”则将梨花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中。宁王的玉笛,象征着古代文人雅士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然而此刻,梨花独自在黄昏时分,与明月为伴,显得有些寂寞。这不仅是对梨花孤独境遇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难以长久相伴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梨花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品格与情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不详
小圃春光不待邀,蚤通消耗与含桃,晚来芳意半含梢。
带笑不言春淡淡,试妆未遍雨潇潇,东君少女可怜娇。
晓来露井看樱桃,罗袖迎风不柰飘。
转向碧窗还小立,再吹箫。
箫咽春愁愁正剧,自拈香在博山烧。
日暮阑干杨柳外,落红敲。
桃溪老人爱花树,家在万花溪上住。
白头重入紫薇垣,官舍今无种花处。
买花不识城市途,园中看花非我徒。
画图剪綵尽成幻,空有爱花犹故吾。
吾家海榴四五株,意欲借之如借书。
自言花借不在好,仅取数尺青扶疏。
墙根老枝不盈掬,欲借真惭少妆束。
风披雨浥渐成阴,纵遣无花看亦足。
城西官陌无尘埃,呼童把送休迟徊。
花根岁暮幸勿返,还我诗逋十韵来。
春花落尽海榴开,奇种谁分宝地栽。
斜日捲帘深色映,晚风隔座暗香来。
披襟更拟频烧烛,把臂何妨数举杯。
最爱芳时看不去,繁枝折向月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