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十六)

非来非去亦非忙,所是凡为自短长。

专志比徒归一等,谁知礼度畏三光。

相传祇要达真境,勿说辛勤却易伤。

授得道心皆语默,四时八节顺阴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既非忙碌也非闲,一切行为看长短。
专心致志如一途,谁料敬畏天地日月。
相传只要抵达真谛,莫提辛劳恐成伤。
传授道心不论言辞,顺应四季阴阳变化。

注释

非来非去:既不忙碌也不空闲。
亦非忙:也不是繁忙。
所是凡为:所有日常行为。
自短长:各有其长短。
专志:专心致志。
比徒:如同。
归一等:归于同一层次。
礼度畏三光:敬畏天地日月。
相传:据传。
达真境:达到真实境界。
勿说:不要说。
辛勤却易伤:辛苦反而容易受伤。
授:传授。
道心:道的内心领悟。
皆语默:无论是言语还是沉默。
四时八节:四季和节气。
顺阴阳:顺应自然的阴阳变化。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达观人生的境界。"非来非去亦非忙,所是凡为自短长"表明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看淡和对个人生命长度的豁达理解。而"专志比徒归一等,谁知礼度畏三光"则显示出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宇宙自然规律的尊崇。"相传祇要达真境,勿说辛勤却易伤"这一句强调了达到真正的精神境界不在于外在的辛劳努力,而是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最后两句"授得道心皆语默,四时八节顺阴阳"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达到道的理解,即通过沉默以领悟宇宙之道,并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约而意境深远,体现出诗人对生命、宇宙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七)

鸾栖洞府影交加,金鼎将成岂用誇。

向日迎阳炉上火,中秋望月桂开华。

丹砂伏定纵横药,白雪飞腾不离家。

一种为铅铅自化,灵胎母子笑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逍遥咏(其十六)

求得真宗一,深知万象清。

自然通感应,意外别长生。

学古身何措,辉华日莹明。

谁穷天地理,去住两无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逍遥咏(其十五)

谁知学道本来真,铅汞为媒最好亲。

非是虚传经岁月,自缘无识探龙津。

初凝白雪堪可贵,解点黄金妙入神。

术数催驱依造化,老颜改作后生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逍遥咏(其十八)

真空达得便须休,二起生三一上求。

谩说希夷来遂古,还知造化不同流。

伏藏密旨机关内,合会非常本自由。

若遇逢师亲口诀,才年返少保千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