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题琴谱三首(其一)

三峡啼猿恨满编,乐于此外本来全。

累虽犹泥调兼操,高在已忘徽与弦。

纸上陈言奚足恃,指间妙趣不容传。

须知自有天然韵,寄在风泉与露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三峡中的猿猴哀鸣声充满诗篇,除了这音乐,其他一切都显得平凡。
虽然忙碌,但仍能兼顾音乐和生活,心灵已在其中超越了音符和琴弦的界限。
纸上的文字描述怎能比得上指尖流淌的美妙?那些意境无法传达给他人。
要知道,真正的自然之韵,隐藏在风声、泉水和蝉鸣之中。

注释

三峡:长江上游的三个重要峡谷,这里代指壮丽的自然景色。
恨满编:形容猿猴哀鸣声充满了诗人的创作。
犹泥调:比喻即使忙碌也能保持对音乐的热爱。
风泉与露蝉:自然界的风声、泉水和蝉鸣,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韵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音乐和自然之美的诗,通过对琴艺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艺术超然与自然天成的追求。首句“三峡啼猿恨满编”以三峡猿啼喻指古代才子佳人的悲凉情感,已被收录于琴谱之中,表达了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沉淀的厚重感。

接着,“乐于此外本来全”,则是说诗人对于音乐有着更为深远的追求,不仅限于已有的乐谱。以下“累虽犹泥调兼操”一句,形容即使是在最基础、琐碎的琴艺练习中,也能体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

“高在已忘徽与弦”,则是说真正高明的琴者已经超越了对名誉和外物的追求,他们的心境已经达到了一种淡然超脱。"纸上陈言奚足恃,指间妙趣不容传"进一步强调诗人对于书面语言的局限性质疑,以及通过手指触键所产生的音乐美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最后,“须知自有天然韵,寄在风泉与露蝉”,则揭示了诗人的理念:真正的艺术之美来自自然,是自然界中风、水声和昆虫鸣叫等天然声音所蕴含的韵味。这种韵味是无法被完全掌握或传承,只能寄托在大自然的风、泉水与蝉鸣之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琴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感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伯几新覆雪矼草堂

山人新覆草堂成,便觉烟霞别有情。

凿牖先思当瀑布,看云旋拟著桃笙。

庞公隐处携妻子,匡氏同来有弟兄。

鹤背仙人应错愕,世间亦自有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余于汪推官别墅睹壁间蜀道山水欲赋未能一夕忽梦如所见而有作觉记门字韵一联就枕上续之

满壁蚕丛墨未昏,牵情一夜役吟魂。

舟掀波浪经巫峡,袖扑云烟度剑门。

九折乍惊身出险,三声犹似耳闻猿。

无端一事留遗恨,欠觅浣花溪上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余年二十馀即有二毛盖乱离间关所致感而有作

两鬓宁逃雪色明,何须种种即关情。

故应弱质生来早,未信穷愁染得成。

偶脱乱离真已幸,更添憔悴亦休惊。

镜中幸有朱颜在,尚用孤怀起不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初夏

小雨清初夏,榴花著意红。

短篁齐远树,轻燕接飞虫。

睡眼云招去,馀寒酒扫空。

苦无羁思迫,端与故园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