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彝铭

延陵手拓禽彝铭,古香著纸松烟青。

二十三字科斗形,钱氏阮氏诠释精。

粤稽周鼎东迁后,彝器铭勋历年久。

释某为谋又作右,偏旁阙略通篆籀。

王祭于社名曰宜,公谋诸禽司其仪。

受脉交福称厥职,锡金百锾禽作彝。

伊昔《春秋》严笔削,许男何不书侯爵。

杞滕自贬齐晋雄,黜陟无权视强弱。

古今大谊惟尊王,诸侯助祭登庙堂。

《黍离》以降竞蚕食,百千祀物嗟沦亡。

夔龙饕餮付残劫,毁及尊卣钟鼎䵼。

此彝可宝铭可读,拓本相诒韫诸椟。

墨云拥护蛟螭蟠,字字昆刀切玄玉。

请编款识摹奇文,补入欧阳《吉金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葛嗣溁的《禽彝铭》是一首描绘古彝铭拓片的诗。诗中首先赞美了拓片的精致,"延陵手拓禽彝铭",强调了拓本出自名家之手,古朴的香气与松烟墨色相映成趣。接着,诗人细致描述了铭文的特点,"二十三字科斗形",赞美其文字独特且工整。

诗中提及"钱氏阮氏诠释精",暗示了对铭文的深入研究和专家解读。随后,诗人将铭文的历史背景引向周朝,"粤稽周鼎东迁后",指出这些彝器见证了历史变迁。"释某为谋又作右",则暗示了铭文内容的重要性。

诗人进一步探讨了铭文中的历史意义,如祭祀仪式和诸侯权力的变化,"公谋诸禽司其仪","伊昔《春秋》严笔削"。他批评了古代某些诸侯爵位记载的不公,认为应尊重王权。

最后,诗人感慨古物的沧桑与流失,"《黍离》以降竞蚕食,百千祀物嗟沦亡",并惋惜那些被破坏的青铜器皿。他推崇此彝铭的价值,"此彝可宝铭可读",希望拓本能得以珍藏,并提议将其录入权威的文献如《欧阳吉金录》。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展示了古彝铭的美学价值,也寓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

葛嗣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感

斜日平原雁影高,四山落木晚萧萧。

吟成秋兴诗才薄,醉倚西风酒力消。

病叶经霜先委地,寒塘无水不通潮。

空怜松菊长荒废,独掩柴扉慰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梨花亭题壁

梨花亭子小桥东,近接南湖一水通。

为看春山归较晚,马蹄踏落夕阳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梅叟移居近巷时遭国恤兼闻皖中兵乱奉柬

北陆将回律,西城好结庐。

乾坤多泪日,岁月杜门馀。

天暖犹存菊,家贫但载书。

清风比通老,谁与绘《移居》。

衔恤孤衷耿,忧时两鬓斑。

闻君来卜宅,令我暂开颜。

江郡风尘警,霜庭竹石閒。

艰虞思智略,肯遂老东山。

形式: 古风

门人黄叔权寄诗见怀答之

落落交亲远,骎骎岁月新。

人才亦东豕,吾道竟西麟。

旧学存门下,离怀逐渭滨。

岁寒期共保,勤寄陇头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