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红楼

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

曾见兵锋逾百草,偶题诗句在红楼。

控弦挽粟成陈事,缓带投壶忆旧游。

狂斐更烦金石刻,腼颜多谢镇西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忆红楼》是宋代文彦博所作,通过回忆往昔的军旅生涯与红楼往事,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追忆与感慨。

首联“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开篇即描绘了诗人当年手持斧钺,巡视边疆的壮阔场景,随后闲暇时登上高城,久久驻足,流连忘返。这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过往的戎马生涯与悠闲时光,既有豪情壮志,又不乏宁静致远的情怀。

颔联“曾见兵锋逾百草,偶题诗句在红楼”,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曾经亲历的战争场面,百草之间烽火连天,战事激烈。同时,诗人也曾在红楼中留下自己的诗句,将个人情感融入历史的长河之中,体现了文人墨客与时代共舞的独特魅力。

颈联“控弦挽粟成陈事,缓带投壶忆旧游”,转而回忆起过去的军事训练和休闲活动。控弦挽箭、投壶游戏,这些昔日的场景如今已成为往事,但它们依然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珍贵的记忆。

尾联“狂斐更烦金石刻,腼颜多谢镇西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珍视与对过去的敬意。他希望自己的狂放不羁之作能够被镌刻于金石之上,永垂不朽;同时,他也谦逊地感谢那些曾经给予他支持与鼓励的人,尤其是镇西侯,暗示着对过去恩师或重要人物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忆红楼》一诗通过对过往经历的深情回顾,展现了文彦博作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士大夫,既能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又能以文会友,留下传世佳作的风采。诗中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友情与师恩的感激,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54)

文彦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题麟州

宣恩来到极西州,城下羌山隔水流。

不见耕桑见烽火,原封丞相富人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登杨家城得神松旧处

欲寻神木识根由,直上馋崖到此游。

好溯金时初建寨,还徵宋相旧题楼。

勋传柱国杨家将,说误槎仙博望侯。

更莫浪称松见处,山城改徙自云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一)

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

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顾渚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二)

夜深宝气满山头,玛纳斯南半紫镠。

两载惊心驰羽檄,春冰消后似防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