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

登览值晴开,诗从野思来。

蜀川新草木,秦日旧楼台。

池景摇中座,山光接上台。

近秋宜晚景,极目断浮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趁着晴朗的日子登高远望,诗篇源于野外的思绪。
蜀地的新绿草木,映衬着秦地古老的楼台。
池塘中的倒影摇曳在座位间,山色与楼台相接天边。
接近秋天的傍晚景色最美,极目远眺,尘世的浮华尽消散。

注释

登览:登山或游览。
野思:野外的灵感,或指自由无拘束的思绪。
蜀川:古代中国地区名,今四川一带。
秦日:指秦朝时期,这里可能象征古老的历史。
池景摇中座:池塘倒影在座位周围摇曳。
山光接上台:山色与楼台相连,仿佛融为一体。
近秋宜晚景:临近秋季,傍晚时分的景色最为适宜。
浮埃: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晴朗开阔的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思索与感慨。"蜀川新草木"表明时节已至初夏,自然界呈现出新的生命力;而"秦日旧楼台"则带有历史的沧桑感,似乎在对比过去与现在。"池景摇中座,山光接上台"写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美丽景色,水波不兴,倒映着山的轮廓,与楼台相连,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近秋宜晚景"意味着夏末秋初,日照时间变长,是欣赏自然风光的好时节。而"极目断浮埃"则是说即便眼力所及之处,也只能看到天边与尘世间的界限模糊不清,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

诗中没有直接的情感表达,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联想,传递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可能隐含的历史沧桑、时光流转的哲思。

收录诗词(4)

姚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礼部试早春残雪

微暖春潜至,轻明雪尚残。

银铺光渐湿,圭破色仍寒。

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

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

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

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赋得巨鱼纵大壑

水府乘闲望,圆波息跃鱼。

从来暴泥久,今日脱泉初。

得志宁相忌,无心任宛如。

龙门应可度,鲛室岂常居。

掉尾方穷乐,游鳞每自舒。

乘流千里去,风力藉吹嘘。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题大梁临汴驿

近日侯门不重才,莫将文艺拟为媒。

相逢若要如胶漆,不是红妆即拨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村行

天淡雨初晴,游人恨不胜。

乱山啼蜀魄,孤棹宿巴陵。

影暗村桥柳,光寒水寺灯。

罢吟思故国,窗外有渔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