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微暖春潜至,轻明雪尚残。
银铺光渐湿,圭破色仍寒。
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
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
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
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残雪未融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静谧。
"微暖春潜至,轻明雪尚残" 表示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而至,但雪花还未完全消融,呈现出一种温暖与冷清交织的氛围。"银铺光渐湿,圭破色仍寒" 中,“银铺”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阳光下的闪耀,而“圭破色仍寒”则透露出即便是春天到来,温度并未完全回暖。
"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季节变化的感慨。春日里没有柳树的花朵,而不是秋天的露水凝聚成珠,这种对比强调了早春特有的景象。
"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 描述了春日阳光的柔和与雪地反射出的白色光芒。"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在春夜里找到一个有树木遮蔽的安静地方观赏带着月亮的美景而感到庆幸。
最后,"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中,“玉尘”指的是雪花,而“销欲尽”则意味着春天到来,雪将融化。"穷巷起袁安" 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小巷子里,人们在这里享受着春日的温暖与平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从严冬到初春的过渡,以及这种季节转换带来的美感和哲思。
不详
水府乘闲望,圆波息跃鱼。
从来暴泥久,今日脱泉初。
得志宁相忌,无心任宛如。
龙门应可度,鲛室岂常居。
掉尾方穷乐,游鳞每自舒。
乘流千里去,风力藉吹嘘。
近日侯门不重才,莫将文艺拟为媒。
相逢若要如胶漆,不是红妆即拨灰。
天淡雨初晴,游人恨不胜。
乱山啼蜀魄,孤棹宿巴陵。
影暗村桥柳,光寒水寺灯。
罢吟思故国,窗外有渔罾。
迢迢驱马过江东,此际令人恨莫穷。
一撮秋烟堤上白,半轮残日岭头红。
路岐滋味犹如旧,乡曲声音渐不同。
含思看看到梁苑,画楼丝竹彻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