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赵尚书摄御史大夫赴朔方军

劲虏欲南窥,扬兵护朔陲。

赵尧宁易印,邓禹即分麾。

野饯回三杰,军谋用六奇。

云边愁出塞,日下怆临岐。

拔剑行人舞,挥戈战马驰。

明年麟阁上,充国画于斯。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敌虏图谋南侵,我方军队部署在北方边境守护。
赵尧宁愿轻易放弃官印,邓禹则迅速分派指挥权。
野外宴会上,三位杰出人物告别,军事策略巧妙运用各种计谋。
在边关愁绪满怀,日落时分,心中充满离别之悲。
拔剑起舞,战士们挥舞武器,战马疾驰疆场。
来年,他们的功绩将被载入史册,像霍去病那样在麒麟阁留名。

注释

劲虏:强悍的敌人。
窥:窥视。
扬兵:调集军队。
赵尧:历史上的赵尧。
易印:轻易放弃官印。
邓禹:邓禹(东汉名将)。
麾:指挥权。
野饯:野外送别宴会。
三杰:指杰出人物。
六奇:古代兵法中的六种奇谋。
愁出塞:因离别而愁绪满怀。
临岐:面临分别。
行人:行人,此处指士兵。
戈:长柄武器。
明年:来年。
麟阁:麒麟阁,表彰功臣的地方。
充国:霍去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将在边疆地区准备对抗敌人的场景。开篇“劲虏欲南窥,扬兵护朔陲”两句,显示了北方蛮族对中原的威胁,以及军队在边境的防御状态。“赵尧宁易印,邓禹即分麾”表明了将领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迅速反应和指挥调度。

接着,“野饯回三杰,军谋用六奇”一句,可能是对某些卓越战术或勇士的赞誉。接下来的“云边愁出塞,日下怆临岐”则透露了边塞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战斗前的忧虑。

中间两句,“拔剑行人舞,挥戈战马驰”,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搏斗和勇猛的武士形象。最后,“明年麟阁上,充国画于斯”一句,则可能是在预言或祝愿来年的军事胜利,并将这种荣耀永恒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将士们英勇和智谋的赞美,展现了古代边塞生活的艰苦和武将们的英雄气概。

收录诗词(103)

苏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 字:廷硕
  •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 生卒年:670年-727年

相关古诗词

秋夜寓直中书呈黄门舅

帘栊上夜钩,清列听更筹。

忽共鸡枝老,还如骑省秋。

循庭喜三入,对渚忆双游。

紫绂名初拜,黄缣迹尚留。

月舒当北幌,云赋直东楼。

恩渥迷天施,童蒙慰我求。

迟君台鼎节,闻义一承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恩制尚书省僚宴昆明池同用尧字

露渥洒云霄,天官次斗杓。

昆明四十里,空水极晴朝。

雁似衔红叶,鲸疑喷海潮。

翠山来彻底,白日去回标。

泳广渔杈溢,浮深妓舫摇。

饱恩皆醉止,合舞共歌尧。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

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

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

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

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扈从凤泉和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

辇路岐山曲,储胥渭水湄。

教成提将鼓,礼备植虞旗。

不取从畋乐,先流去杀慈。

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

物应阳和施,人知雨露私。

何如穆天子,七萃几劳师。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