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诗.巴蛇三首(其二)

越岭南滨海,武都西隐戎。

雄黄假名石,鷣鸟远难笼。

讵有隳肠计,应无破脑功。

巴山昼昏黑,妖雾毒濛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越过五岭到达海边,武都郡西边隐藏着戎人部落。
雄黄伪称是珍贵的石头,鷣鸟飞得遥远难以捕捉。
哪里有什么使人丧命的计谋,应该也没有能够击破头骨的威力。
巴山之地白天也昏暗无光,妖异的雾气中弥漫着毒气。

注释

越岭:跨越山岭。
南滨:南方的海滨。
武都: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东南部。
西隐戎:西部隐藏的戎族人。
雄黄:一种橙黄色的矿物,常用于中药。
假名石:假冒的名贵石头。
鷣鸟:古代指一种难以驯养的鸟。
远难笼:远离且难以用笼子捕捉。
讵有:岂有,哪里有。
隳肠计:使人肠胃毁坏的计策,比喻恶毒的计谋。
应无:应当没有。
破脑功:击破头骨的能力,比喻极大的威力。
巴山:泛指四川、重庆一带的山,这里指代多雾的山区。
昼昏黑:白天也昏暗。
妖雾:带有不祥之气的雾。
毒濛濛:形容毒气弥漫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越岭南滨海,武都西隐戎",诗人首先设定了一种边远而幽深的空间,他选择了一个位于大山之巅、临近海洋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隐居地。这里的“戎”字用来形容山势险峻,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接下来的"雄黄假名石,鷣鸟远难笼"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雄黄”指的是雄伟而又明亮的岩石,而“假名石”则是说这些岩石之大,无以名之。这里的“鷣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能够穿透云霄,象征着超脱凡尘的精神状态。而“远难笼”则表明这种精神追求并非易事,它需要诗人有更高的修为和坚定的意志。

"讵有隳肠计,应无破脑功"这两句诗强调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决心和对内在修养的重视。“讵有”是疑问词,用来反问自己是否真的有放弃世俗纷争的心思;“隳肠计”指的是消化食物,借以比喻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应无破脑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修炼的坚持和努力,决不因外界的干扰而中断。

最后两句“巴山昼昏黑,妖雾毒濛濛”描绘了一种神秘而又略带危险的自然景象。“巴山”指的是巴蜀一带的山脉,而“昼昏黑”则是说连白天都能感受到一种深邃和恐怖。"妖雾毒濛濛"更增添了一种超自然的氛围,给人一种仿佛身处一个未知而又充满威胁的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荒凉山林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隐居生活和精神修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逃离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强烈愿望。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虫豸诗.蛒蜂三首(其三)

兰蕙本同畹,蜂蛇亦杂居。

害心俱毒螫,妖燄两吹嘘。

雷蛰吞噬止,枯焚巢穴除。

可怜相济恶,勿谓祸无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虫豸诗.蚁子三首(其三)

攘攘终朝见,悠悠卒岁疑。

讵能分牝牡,焉得有蝝蚳。

徙市竟何意,生涯都几时。

巢由或逢我,应似我相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虫豸诗.浮尘子三首(其三)

但觉皮肤憯,安知琐细来。

因风吹薄雾,向日误轻埃。

暗齧堪销骨,潜飞有祸胎。

然无防备处,留待雪霜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虫豸诗.巴蛇三首(其三)

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

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

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