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方晦叔同登北城楼兼示真上人二首(其二)

登高有惠远,揽胜即庐山。

幽事知谁重,浮生得此间。

乾坤惟旧侣,霜露各衰颜。

莫待黄花老,明朝更一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榛在九月九日与友人方晦叔一同登临北城楼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首联“登高有惠远,揽胜即庐山”,开篇点题,以“登高”、“揽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将地点指向了庐山,暗示了此次登临的壮丽景色。

颔联“幽事知谁重,浮生得此间”,转入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人通过“幽事”与“浮生”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洒脱态度。

颈联“乾坤惟旧侣,霜露各衰颜”,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与友人比作“旧侣”,在天地间共同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各自的老去,象征着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霜露”作为自然界的元素,也暗喻了人生的风雨和沧桑。

尾联“莫待黄花老,明朝更一攀”,诗人以“黄花”(菊花)为喻,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等到美好的事物(如青春、友情)逝去才后悔。最后的“明朝更一攀”,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登临的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览胜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重九夜吴希实隐君馆陪饯君搢诗人(其一)

开樽当节序,归思莫匆匆。

秋色犹南菊,寒声自北鸿。

几人心迹定,万事古今同。

旷达真吾辈,何如栗里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重九夜吴希实隐君馆陪饯君搢诗人(其二)

茱萸共把玩,聚散复何愁。

秉烛重阳过,移樽片月留。我?同调侣,君醉异乡秋。

别后多诗兴,还登何处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酬翁子书见示新作

病馀秋思动,对月几吴吟。

江上多莼菜,山中有橘林。

感因为客久,情岂在交深。

安得共耕凿,相期松柏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暮秋柬徐别驾载卿

南征秋转剧,不寐夜漫漫。

白发艰虞尽,沧洲去住难。

旌旗连夜暗,兵甲照江寒。

选将须臾事,谁能议筑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