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谓海棠为川红

靓妆浓淡蕊蒙茸,高下池台细细风。

却恨韶华偏蜀土,更无颜色似川红。

寻香只恐三春暮,把酒欣逢一笑同。

子美诗才犹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花朵装扮得或浓或淡,蕊头如茸毛般蓬松,微风轻拂着高低错落的池台。
遗憾的是美好的时光只在蜀地停留,再没有像川红那样鲜艳的颜色。
我担心春天即将结束,寻找花香;庆幸能与友人举杯共笑。
杜甫的诗才似乎还在搁笔,至今在寂静的锦城中仍感孤独。

注释

靓妆:精心打扮。
蒙茸:绒毛状的。
池台:池塘和平台。
细细风:微风。
韶华:美好的时光。
蜀土:蜀地(今四川)。
川红:川地特有的红色花朵。
寻香:寻找花香。
三春暮:春天将尽。
一笑同:一同欢笑。
子美:杜甫的字,杜甫有别号‘子美’。
阁笔:放下笔,指未写完诗。
寂寞:寂静,孤独。
锦城:古代成都的别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靓妆浓淡蕊蒙茸,高下池台细细风"一句中,“靓妆”指的是精致的妆容,“浓淡”形容妆容的层次分明,“蕊蒙茸”则是用来形容女子如花似玉的美貌,而“高下池台细细风”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庭院景象,风轻拂过池塘和台榭,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却恨韶华偏蜀土,更无颜色似川红"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易逝以及女子容貌如同蜀地特有的川红花色难以寻找的遗憾。这里的“韶华”指的是青春年华,而“蜀土”和“川红”则是对成都一带独特景致的赞美。

"寻香只恐三春暮, 把酒欣逢一笑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担忧,以及与美女共度美好时光的心情。这里的“寻香”意指寻找美好的东西,“三春”则是青春易逝的隐喻,而“把酒欣逢一笑同”则描绘出诗人与女子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

"子美诗才犹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前朝诗人杜甫(字子美)的赞扬以及对其在成都留下的文学遗产的怀念。这里“阁笔”指的是高超的文采,而“至今寂寞锦城中”则是说即使时光已久,但杜甫留下的诗篇仍旧在成都这座城市里流传,给人以寂寥之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怀念,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和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7)

吴中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渎泛舟

晓来一雨过池塘,江渎祠前馆宇凉。

翠水细风翻昼浪,红蕖微露浥秋香。

欲停画舫收船楫,旋折圆荷当羽觞。

逃暑岂须河朔饮,迟留车马到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园十咏(其四)方物亭

草木虫鱼部,披寻自古无。

飞沉天产异,生植土风殊。

物色随心匠,形容记绘图。

虚亭玩真意,浩思满江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西园十咏(其九)乔楠亭

古木西园胜,亭延上客过。

色无花卉妒,坚为雪霜多。

干育千年秀,根含一气和。

明堂求厚栋,可得老岩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西园十咏(其二)众熙亭

亭枕方塘上,轩开四照新。

花涵清露晓,风卷绿波春。

日暖眠汀鹭,荷翻跃锦鳞。

熙熙游宴地,行乐慰西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