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普首座偈

性空老人何快活,只有三衣并一钵。

丛林端的死心儿,见胆开谈心豁豁。

有时吹笛当言说,一声吹落西江月。

桃花庵中快活时,往往观者舞不彻。

甚道理,能欢悦,摇手向人应道别。

堪笑无人知此意,尽道称锤硬似铁。

难瞒唯有当行家,为报临机莫漏泄。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和幽默,描绘了一位性空老人的自在生活状态。通过“三衣并一钵”、“死心儿”等禅语,展现了老人对物质的淡泊和内心的宁静。老人在“桃花庵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吹笛言说,将西江月的声音融入自然,形象地表达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见胆开谈心豁豁”,意味着老人在交谈中直抒胸臆,毫无保留,心灵如同被阳光照耀般敞亮。而“摇手向人应道别”,则体现了他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他人,也保持着一种洒脱的告别方式,不带任何负担。

“甚道理,能欢悦”,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真谛在于内心的喜悦和平静。老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传达出一种无需外在形式,仅凭内心感受就能获得快乐的生活哲学。最后,“难瞒唯有当行家,为报临机莫漏泄”,则暗示了真正的理解与共鸣,只能由那些同样深谙此道的人来体会,提醒人们在交流中要把握时机,避免泄露机密或过早表露真实意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思想中的自由、平和与智慧,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真谛。

收录诗词(5)

释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悼普首座偈

僧不僧,俗不俗,曾得死心亲付嘱。

平生知命只逍遥,行道苦无清净福。

东西南北放痴憨,七十七年?怪足。

黍桶里著到,波涛里洗浴,个中谁会无生曲。

随潮流去又流归,莫是庵前恋筇竹。

呵呵呵,老大哥,快活谁人奈汝何。

形式: 偈颂

休将碧落中秋节,来并曹溪无相月。

冷淡无关玉兔光,虚明直透银蟾穴。

圆不圆,缺不缺,一道灵光无间歇。

照人何处不分明,直下承当眼添屑。

本无生,亦无灭,只有休心最亲切。

采石江头弄影时,谪仙到此空颠蹶。

形式: 偈颂

中秋不见月偈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源到处闲。

斗转星移天欲晓,白云依旧覆青山。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嘲妙普偈

咄哉老性空,刚要馁鱼鳖。

去不索性去,祇管向人说。

形式: 偈颂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