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和筹堂来韵(其三)

四海男儿得志时,归来一段话新奇。

野人不管兴亡事,饮恨闲看老杜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勉和筹堂来韵(其三)》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个人得失与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首句“四海男儿得志时”,描绘了在广阔天地间,那些意气风发、志得意满的男儿形象。这里的“得志”不仅指事业上的成功,也暗含了个人理想得以实现的满足感。然而,紧接着的“归来一段话新奇”却透露出一种微妙的转折,似乎在说,当这些男儿功成名就后,他们的话语中开始融入了新的、或许更为深刻的见解或感悟。

“野人不管兴亡事”,则以旁观者的视角,指出那些深陷权力与利益漩涡中的“四海男儿”,往往忽视了更宏大的历史进程与社会变迁。这里的“野人”并非贬义,而是比喻那些超脱于世俗纷争之外的人,他们可能更加专注于内心世界,或是对世间万象有着更为超然的理解。

最后,“饮恨闲看老杜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诗人引用杜甫的诗句,似乎是在暗示,那些深陷功名利禄的“四海男儿”,在回首往事时,可能会因未能超越世俗的束缚而感到遗憾。而“闲看老杜诗”则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与解脱,往往来自于对历史、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得失与历史兴亡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的呼唤。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勉和筹堂来韵(其四)

汉祖龙兴自有时,未应六出计皆奇。

采芝人向山中老,不见功名一首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颍阳史正之之邓州

风俗相邻鴃舌蛮,杖藜南去早宜还。

年今已近强而仕,捷径休离少室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赠陈仲和

百年浮世落花风,漆水荣华一梦空。

拈起数珠都忘却,大千沙界入圆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秦彦容韵

花信风传阆苑香,腾空鹤驾望仙郎。

当年谁为看炉鼎,曾得丹砂入药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