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四首(其一)镜湖

功名莫苦怨天悭,一棹归来到死闲。

傍水无家无好竹,卷帘是处是青山。

满篮箭竹瑶簪白,压担棱梅鹤顶殷。

野兴尽时尤可乐,小江烟雨趁潮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功名不要过分埋怨老天的吝啬,划船回家直到生命的尽头都悠闲自在。
沿着河边却没有好的竹林,无论何处卷起窗帘都是青翠的山峦。
篮子里装满了箭竹,像瑶族女子的白发簪,压在担子上的梅枝像鹤顶般殷红。
当野外的乐趣消散时,更显得快乐,趁着潮水退去,我还要在小江上乘舟而归。

注释

功名:指追求的名声和地位。
天悭:老天的吝啬,指命运不公。
一棹:一叶扁舟。
傍水:靠近水面。
瑶簪:比喻箭竹的洁白。
棱梅:梅树的一种,形容其枝干有棱角。
鹤顶殷:形容梅色深红,如鹤顶一般。
野兴:野外的乐趣。
小江:较小的河流。
烟雨:形容雾气迷蒙的雨水。
趁潮还:趁着潮水退去返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故山四首(其一)镜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功名莫苦怨天悭”揭示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释然,认为不应过分抱怨命运的不公。次句“一棹归来到死闲”则表达了诗人决定回归故乡,享受平静生活的决心。

接下来两句“傍水无家无好竹,卷帘是处是青山”,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生活场景,山水环绕,竹林清幽,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惬意。诗人以“满篮箭竹瑶簪白,压担棱梅鹤顶殷”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细节,箭竹如瑶簪般洁白,棱梅鲜艳,犹如鹤顶般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野兴尽时尤可乐,小江烟雨趁潮还”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的乐趣,当野兴已尽,更觉其乐无穷,趁着潮水退去,悠然返回,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简朴而自在生活的深深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归隐生活的画面,展现了陆游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心境,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故山四首(其四)云门

落涧泉奔舞玉虹,护丹松老卧苍龙。

霜柑篱角寒初熟,野碓云边夜自舂。

挈榼人沽村市酒,打包僧趁寺楼钟。

幽寻自是年来懒,枉道山灵不见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故山四首(其三)梅山

老尉鸿飞隐市门,千年犹有旧巢痕。

陆生于此寓棋局,曾丈时来开酒樽。

渺渺帆樯遥见海,冥冥蒲苇不知村。

数僧也复投诗社,零落今无一二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故里

故里淳风比结绳,归耕况遇岁丰登。

已侵钟漏行安往,略有园庐退可凭。

万事宁容愧天地,一心常若蹈渊冰。

区区僻见君无怪,人固终身有不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故里

漏尽钟鸣有夜行,几人故里得归耕。

摧伤自喜消前业,疾恙天教学养生。

邻曲新传秧马式,房栊静听纬车声。

芋魁菰首君无笑,老子看来是大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