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孤独的秋夜景象。开篇“秋中帝里经旬雨”一句,设定了一个连续阴雨的秋日背景,其中“帝里”指的是都城长安,“旬雨”则是持续多日的细雨,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紧接着,“晴后蝉声更不闻”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寂静感,蝉鸣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夏夜的热闹与生机,但此处却因为秋天已至而悄然无声,这种沉默似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中间两句“牢落闲庭新病起”表明诗人因久雨和秋夜的萧瑟感受了疾病,身心俱疲。这里,“牢落”形容的是庭院内外部的封闭感,而“闲庭”则是对比之下显得更为寂静无声。“新病起”则透露出诗人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末句“故乡南去雁成群”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故土的思念与渴望。秋天是候鸟迁徙的季节,“故乡南去”的雁行在空中形成群体,象征着归巢之情,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在病痛和孤独中,更强烈地怀念那遥远而温暖的故土。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秋夜中的长安城,诗人因疾病与寂寞的环境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深切的乡愁和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