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问寺莫知处,跻攀又溯洄。
惟钟藏不密,日暮过溪来。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时分,一位游子在寻找寺庙的场景。开篇“问寺莫知处,跻攀又溯洄”表达了游子对寺庙位置的不确定性和他重复探索的行为。这里的“跻”字用得十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物在崎岖山路上的攀爬状况。
接下来的“惟钟藏不密,日暮过溪来”则描绘出寺庙晚钟声响起的情景。钟声通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心灵的觉醒,但在这里,“钟藏不密”却表现出了钟声并未完全被山谷所隐蔽,反而引导了游子在日暮时分找到寺庙的位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寺庙晚钟声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同时,也体现出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精神寄托之地的深刻感悟。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官军半夜血战来,平明军中收遗骸。
埋时先剥身上甲,标成丛冢高崔嵬。
姓名虚挂阵亡籍,家寒无俸孤无泽。
乌虖诸将官日穹,岂知万鬼号阴风。
始犹飘洒忽严凝,村獠初看尽失惊。
包裹入城问蓍旧,一名木稼一名冰。
趋出范围表,方之大者乎。
理同然不异,隅至此俱无。
圣岂东西判,游何内外拘。
鹄边天浩浩,蜗角国区区。
广可包三极,微宁泣一夫。
晚知庄老诞,终向孔门趋。
身如齐客脱秦关,回首危途毒虺蟠。
宿昔立螭曾柱下,即今叱犊且田间。
迂疏素不工栀貌,老丑安能竞蕣颜。
自笑此翁犹矍铄,与云俱出鸟俱还。